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15-06-16 21:32:5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4-2015年度微型课题
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宝塔区第四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时代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课堂已不再是教师上课上得怎样的神采飞扬了,而是怎样让学生去神采飞扬了。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掌握好课堂提问技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现实中,多数物理课堂难以做到有效提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有限时间里,怎样引导学生思维活跃,是非常值得我研究的。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在屈强校长、刘红校长和各位领导的带领下我校以创建省重点中学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突破口打造学校教学特色的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通过巧妙的的问题设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们一旦掌握这些关键能力,他们将拥有受用终生的立足社会的情商,这也和我校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
二、理论依据
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所提问题难度只要相对巧妙,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注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价值
(一)研究目标
1、课堂提问过程中常用的提问方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2、课堂提问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3、构建初中物理学科“有效提问”的课堂学习方式。
(二)研究价值
本课题是通过对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何问”、“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四大问题的探究,总结物理课堂提问技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研究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来深入研究了中学物理教师应掌握的课堂提问技巧。
(一)从教师的角度探究
1、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设计好课堂提问;
2、问题的设计;
3、课堂提问方式;
4、提问时机。
(二)从学生的角度探究
1、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2、优化提问的思维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五、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的研究课题是一个实践性研究课题,主要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为改进实际工作服务的研究方式。它的最大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研究,边研究边工作,边工作边研究,工作就研究,研究就是工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设计的个案进行分析分类研究,结合课堂实践中学生的互动情况,写出研究报告。
(二)调查法。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设计几组提问方式,运用在不同的课堂实践中,通过学生的互动情况,比较得出最适合的问题设计技巧。
(三)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学生喜欢的问题方式。
(四)文献法。通过有关“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 的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六、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确定课题,填写课题评申书,做好申报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根据开题报告,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段实施。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实验研究交流和调查活动,并写出阶段性调查报告和中期总结报告。
第一阶段: 2015年1月,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关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的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收集资料,论证、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5年2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课题月活动安排,观摩听课,参加调研活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并写出阶段性观察报告,将研究结果汇总。
第三阶段:2015年3月、4月,设计和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撰写调查分析报告。根据课堂实践,撰写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工作之余进行相关著作及资料的研读
(三)结题鉴定阶段(2015年6月):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结题报告、汇报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鉴定。申请成果鉴定,根据情况对研究课题进行推广。
七、课题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理论成果:研究过程中有效突破了物理教学中的几个重点和难点。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凸透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变阻器》,《欧姆定律》。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如《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
(二)实践成效:
1、学生方面: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创设“362”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真正落实了三维目标。
2、自身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此次课题研究提高了我运用教材的能力,边教边研,增强了我的校本教研的意识。我们教师清贫在物质上,却富有在精神领域里,课题研究既磨练了老师的意志,老师们更多的是感受到学习带给自己的充实,研究带给自己的进步,工作带给自己的快乐。
3、提高了课堂效率。我在初三5班讲授《变阻器》,全体理综教师来听课,有幸邀请了刘红校长聆听这节课。①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一系列巧妙的的开放性的问题,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思考并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最终自己总结并得出结论,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②在设计实验时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让别的小组的学生对他的回答进行点评,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在课堂上点评,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
仍存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表面性提问。追求热闹场面,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还存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
八、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立足课堂实际,立足实现三维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展开的,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教学实践,让教师的课堂提问更有效,通过亲身实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师生得到了共同进步与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引起了教师备课时对问题设计的思考,提高了教师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能力,克服了无效提问,丰富了问题的趣味性,拓展了问题的领域。
九、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后续研究
如果研究结束后,一切又回到原点,那就失去了研究的大半价值了。怎么进一步改进?该课题研究结束后,我该如何传承或积累既得的成果?课题研究确实麻烦,但是它能有助我解决我的教学难题,所以,我愿意坚持。从教育教学观念中转变,学习、反思与研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步和发展,研究结果能迁移、扩展到日常教学中。
(二)推广打算
从整个课题申请、获批、开展、结题,我基本完成了既定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师也通过学生的提问,更好的掌握学生的知识薄弱地方,及时给予他们帮助,促使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本次课题的研究为他们的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的促进了他们的后续发展。可见课题成果可以作为初中物理学教学的素材,值得推广学习。课题研究来源于课堂实践,却又高于课堂实践,并应用于课堂实践。本课题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中学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研究中,还有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我们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使本次课题趋于完善,在本校得以展示、推广,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更进一步。
本课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希望在中学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将本研究成果予以推广,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