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铢”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2015-10-30 16:22:28)
标签:

“常平五铢”背“七星

“常平五铢”

“直百五铢”背“为”

北齐

“五铢”佳泉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

  “常平五铢”光背和“直百五铢”背“为”

 

 “常平五铢”是在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铸行。常平五铢为青铜质,其直径在2.42.5厘米之间。常平五铢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其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设计和铸造极为考究,是中国钱币史上最精美的钱币之一。

  有泉友披露,发现常平五铢有多种版别,计有:仰五降平、仰五昂平、俯常阔平、缩字俯平、降金大尾平等十种。收藏界普遍认为常平五铢版式变化单一,钱币界曾有“常平五铢版式变化小,发现大的变化就是珍惜版”的观点。

 “常平五铢”背“七星、双剑”花钱是“常平五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钱币(尽管它是为花钱不是行用钱)。

 用道教文化阐释,七星是指北斗七星,北斗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背左右双剑,它是道教的一种法器,称为“法剑”。 “常平五铢”背左右双剑应该就是法剑。  

  古代花钱中有降魔伏邪、驱邪降福的文字或图案,这是古代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情况下,人们还无法控制自然力量,幻想用各种宗教的形式来影响自然界的神灵。钱背上的北斗七星和龟蛇像,或玄武像,散发赤足,披甲持剑,降服妖怪等,为道教驱魔伏邪之物。所以,“常平五铢”背“七星双剑”花钱带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 

  三国时期,蜀汉偏处西南,发展经济受到局限,又连年征战,财政困难,军费紧张,只好采用发行大值虚币的办法来勉强维持。在大臣刘巴的建议下,刘备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发行直百钱。直百钱有面文直百五铢直百两种。直百钱的发行对蜀汉经济的发展立刻起到作用,以数月之间,府库充实。“直百五铢”背铭篆书字,以示铸地益州犍为郡,被称为犍为五铢,系方孔圆钱中最早之记地钱。

      直百五铢”前期铸造材质主要是铜,后期逐渐有铁质出现。初铸钱大而厚重,钱径2628毫米之间,重69.5克。后期铸造逐渐减至直径不足24毫米,重24克,最轻薄者,重不足0.8克。

 

  现展示一“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见下图:


    http://s7/bmiddle/005RZLk5gy6WBQv3GKi76&690“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TITLE="“五铢”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


         http://s15/bmiddle/005RZLk5gy6WBQvVY9U3e&690“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TITLE="“五铢”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

 

   直径:32.34-32.73 mm   厚:2.11-2.33 mm   

  穿:9.634mm    重:10.83

 

  币文“常平五铢”为直读,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设计和铸造极为考究,周圆廓正,地章平坦,穿口干净是中国钱币史上最精美的钱币之一。背面:穿左右各有一剑,穿上三连星,穿下四连星。

  该币在华谱上无记载。币体布满绿锈,并入骨。

 

  现展示一“常平五铢”光背,见下图:

 

      http://s3/bmiddle/005RZLk5gy6WBQEv2RY62&690“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TITLE="“五铢”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


           http://s6/bmiddle/005RZLk5gy6WBQFiq7X15&690“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TITLE="“五铢”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

 

 

  直径:24.14-24.58 mm   厚:1.33-1.465mm   

  穿:6.23 mm    重:4.10

  币文“常平五铢”为直读,玉箸体钱文。光背。铸工精美,周圆廓正,地章平坦,穿口干净。仔细分析钱文,与上面所说十种版本都不同,是不是一新的版本,待考。


   现展示一直百五铢背“为”,见下图纸:

 

     http://s10/bmiddle/005RZLk5gy6WBQLErLr59&690“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TITLE="“五铢”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


         http://s4/bmiddle/005RZLk5gy6WBQMm2TVa3&690“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TITLE="“五铢”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

   直径:26.70-27.11 mm   厚:1.72-2.08 mm   

  穿:8.63 mm    重:6.34

  币文“直百五铢”为直读,为篆书体,背面穿左有一篆体的“为”。系由益州犍为郡所铸。该币在华谱上有记载,被定为七级,价150元。(在华谱称为“犍为五铢”可参看华谱P230)。铸工尚可,周圆廓正,地章平坦,穿口干净。应该为初期铸品。币体锈已入骨。

  附:拍卖品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

 

     http://s4/bmiddle/005RZLk5gy6WBQTatBF73&690“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TITLE="“五铢”之二--- “常平五铢”背“七星二剑”、“常平五铢” 和“直百五铢”背“为”" />


 

   起拍价:150,000150,000

   规格:直径:3.2cm

   拍卖公司:上海国石拍卖有限公司

   拍品描述:

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玉箸篆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背七星二剑。为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的泉品。

  

 

 请泉友们鉴赏斧正。

附近附近附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