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臭虫作妖都怪中国游客太多

(2016-07-07 05:00:10)
标签:

日本

臭虫

中国游客

日本臭虫作妖都怪中国游客太多

日本是个多虫的国家,蟑螂多臭虫也不少。日本臭虫与中国不同,不但个头大而且咬人咬的特别狠。2004年日本曾发生这样一件事。神户一个和尚到鸟取为死人超度。头天晚上住在当地一家旅馆被臭虫咬了一口,结果身体奇痒第二天无法打座念经。愤怒之下把旅馆告到法院,要求赔偿157万日元(约合10万人民币)。和尚称被臭虫咬后痒了2个多月不能念经挣钱。法院经过审理做出判决:旅馆赔偿和尚10万日元(约合6千元人民币)。

最近几年日本臭虫纠纷越来越多。居家宾馆酒店甚至出现一种超级臭虫,杀虫剂等喷上后毫无效果。

近日,一些日本媒体政府机构提出中国人传播臭虫理论。他们说臭虫是中国人带来的,是中国游客访日后留下的随行物品,将纠纷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人。他们列举的主要理由如下:

1、 臭虫名称具有中国属性。

日本把臭虫称为南京虫。日本人认为既然臭虫叫南京虫,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中国的,也只能是中国游客带来的。

2、 臭虫增加与中国游客成正比。

大阪市政府卫生保健部门为了说明问题,特意画了一张臭虫纠纷与外国来访人数关系示意图。从这张图上似乎可以看出,臭虫纠纷与外国来访人数成正比。

 

日本臭虫作妖都怪中国游客太多

3、 臭虫纠纷与中国GDP成正比。

日本媒体称近几年不仅日本臭虫纠纷增加,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不断增加,凡是中国人去的地方臭虫纠纷都在增加。据纽约市政府统计,2004年纽约接到臭虫投诉案件537件,到2010年增加到10000件。这期间中国GDP由世界第6增至世界第2。世界臭虫纠纷与中国GDP增速产生联动效应。

根据上述理由,大阪卫生防疫协会副会长曾谷久对外表示:不能否认南京虫(臭虫)是外国人带来的可能。南京虫钻在行李箱里到日本来的不会太少。

一个去过南京的日本人也出来做证,说他在南京旅游时,曾被一个南京虫咬过,痒得一晚没睡着觉。

如果这些说法真的成立,中国游客访问日本不但给当地带来了难以控制的臭虫疫情,还将成为今后各种臭虫纠纷的投诉目标。然而这些说法充满了主观臆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日本历史上就有臭虫。

根据1595年出版的《葡日词典》,日本至少在400多年前就有臭虫。臭虫过去在日本不叫南京虫叫床虱,是生活在榻榻米上的一种虱子。南京虫是后来日本人给床虱起的别名。

2、 日本出示的数据有问题。

从大阪卫生保健部门出示的臭虫纠纷与外国来访人员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日本臭虫纠纷是从2012年(平成24年)开始增加的。

然而该图数据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据中国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由于日本购岛事件,中国访日游客较2011年(平成23年)大幅下降了24%。这与2012年日本臭虫纠纷较2011年大幅增加了50%构不成比例关系。

3、 臭虫作妖与GDP没有正比关系。

日本有关部门认为臭虫作妖与中国GDP增速一致,因此世界各地臭虫都是中国游客带来的。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在人类发展史上随着GDP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臭虫呈减少态势,这一点在中国表现的特别明显。目前在中国城市已经很难见到臭虫。

4、 日本人证言也能说明问题。

曾去过南京的日本人证实,他被当地臭虫咬得一晚上睡不着觉。这种说法正印证了日本臭虫与中国臭虫的不同。日本和尚在鸟取被咬后2个多月不能念经。一晚上和2个多月能充分看出两国臭虫质的不同。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臭虫如此作妖呢?

近些年日本经济持继低迷,一些孤独老人生活困苦,卫生条件生活水平日益下降,空宅鬼屋等垃圾房也越来越多,不少老人死在家里尸体臭了没人知道。这与日本臭虫作妖有没有关系?

 

日本臭虫作妖都怪中国游客太多

过去日本侵略中国曾大量繁殖虱子传播鼠疫。臭虫也称床虱。不知现在日本是否还有机构利用臭虫研究什么?另外日本核辐射环境会否造成臭虫变异?全球气候变暖与世界臭虫增加是否有关系等?

不管怎样中国游人到日本应小心。不仅因为日本臭虫咬人咬得特别狠,更因为中国人被咬绝不会象神户和尚那么幸运。在多数日本人心中臭虫标签永远属于中国。如果告到日本法院不但得不到赔偿,还会被法院追究自己带来臭虫的责任。

日本最近提出的中国人传播臭虫理论极其阴损,它将使中国人成为全世界不受欢迎的人。文/曲力民

http://blog.sina.com.cn/qulimin1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