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理练”教学模式下有效课堂讨论的研究》实施方案
(2022-11-05 09:47:13)分类: 2022-2023小课题 |
《“学帮理练”教学模式下有效课堂讨论的研究》
实施方案
禹城市解放路小学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形势下,解放路小学开展“学帮理练”的教学法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在交流中感悟,在活动中求知,而“学帮理练”中的“帮”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课堂讨论”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就迫切需要了,由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2.研究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 “主见”和“思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逐渐地从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毫无疑问,课堂讨论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讨论呢?希望通过研究,为小学数学基于高效课堂的课堂讨论提供一些基础性数据,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基本策略。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建构“学帮理练”的教学法下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基本结构体系及模式图;
2.探讨“学帮理练”的教学法下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基本策略;
3.研制并总结归纳“学帮理练”的教学法下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方法;
4.研究在“学帮理练”的教学法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素;。
5.通过实验研究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相关具体内容的讨论式教学的案例;
6.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努力提升教师们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水平。
(二)研究内容
1.在“学帮理练”的教学法下,通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达到理解、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围绕如何“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方位地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效果要有明显提升。
3.在“学帮理练”的教学法下,通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让不同的学生全力投入、充分发挥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
课题组统一认识,确定各成员具体任务,分别开展研究工作,学习相关知识,开展专题调研,选定研究课题,积累资料,统计分析,交流研究经验,加强过程管理, 初步总结研究成果,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本阶段主要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主要责任人:庞占海
(二)实施阶段(2023.01—2023.10)
制定实施方案,合理分工,依照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并做好观察记录和研究记录,及时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不断调整研究重点和研究策略,及时撰写研究叙事、教学案例等研究文章;定期整合与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
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主要责任人:韩爱丽
(三)总结阶段(2023.11-2023.12)
进一步开展研究,总结各个成员研究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组织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全面总结、整合与提升研究成果,编撰相关资料,撰写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整理汇编其它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按照禹城市教科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行结题鉴定。
本阶段主要使用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等。
主要责任人:庄纱纱
四、研究保障
1.人员保障
本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都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素养,对《课程标准》和“学帮理练”教学法比较了解,且有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极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善于引导学生。
2.制度保障
健全课题组合作研究制度,按照研究步骤认真组织研究,按时汇总材料,做到专人定时进行分析,保证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3.时间保障
研究过程中,主持人和研究人员能每周抽出半天时间,专心考虑本课题研究成效和不足,每月能抽出半天举办课题组例会,交流研究心得。分析研究状况和存在问题,明确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点,商定改进措施,并不断调整和完善任务和分工。
4.经费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小课题研究,能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研究人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和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科研活动,能提供必要的资料保障和交流展示场所。
五、本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果及其成果具体呈现形式
1.立足本校教学实际,调查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交流无效、低效的种类及原因。采用听课、访谈问卷等形式,梳理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层、理性查找造成此问题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确定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完成调查报告。
2.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例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学习、反思、分析研究,探寻数学课堂有效交流的方法与途径,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1)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内容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3.成果展示:
(1)书面材料: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汇编优秀课例、优秀论文等专集。
(2)随堂听课,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效果。
(3)召开学生座谈会,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六、小课题研究月计划表
序号 |
完成月份 |
材料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1 |
2022.10 |
1.
2. |
研究方案 |
庞占海 |
2 |
2022.11 |
有效课堂讨论收集资料、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韩爱丽 |
3 |
2022.12 |
有效课堂讨论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 |
庄纱纱、崔爱芹 |
4 |
2023.1 |
有效课堂讨论教育随笔 |
教育随笔 |
薛桂云 |
5 |
2023.2 |
3.
4. |
活动案例、论文 |
庞占海、韩爱丽、薛桂云、庄纱纱、崔爱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