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汉语性别词语在写作中的运用

(2015-08-19 10:59:29)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文评论

          浅谈汉语性别词语在写作中的运用

 

    在英语里表示性别的词语就是male(男 性的、雄性的)和  female(女性的、雌性的),而在汉语里,表示性别的词语却复杂得多,不但表示人的性别的词语和表示动物的性别的词语不同,而对于不同的动物,也各有不同的表示,就是在表示人的性别和表示同一种动物的性别时也有不同的词语,通过对性别词语的研究,不但可以看出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变,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语是以词汇丰富著称的,汉语中用来表示性别的词语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在古今汉语中,这类词语达四十余个。为了研究的方便,现将一些表示性别的词语罗列如下:

    一、表示雄性的词语

    羝:毛传《诗·大雅·生民》:“羝羊,牡羊也。”

    儿:《现代汉语词典》:“儿,雄性的。”

    羒:郝义行疏《尔雅·释畜》:“羒,牡羊也。”

    父:郭璞注《尔雅·释畜》:“今江东呼父马为骘。”

    犅:《词源》:“犅,公牛。”

    公:《词海》:“公,兽中雄性之称。”

    羖:《说文》:“牡羊曰羖。”

    麚:《尔雅·释兽》:“鹿,牡麚牝麀。”

    豭:《说文》:“牡豕也。”

    叫:《现代汉语词典》:“雄性的。”

    郎:《现代汉语词典》:“郎猫,雄猫。”

    累:孙希旦:《集解》引高诱注曰:“累牛,父牛。”

    牤:《词海》:“北方方言指公牛。”

    牡:《词源》:“牡,雄性。”

    男:《词海》:“男,男性,与‘女’相对。”

    乾:《词海》:“阳性的势力叫做乾,引申为男性。”

    骚:《现代汉语词典》:“骚,雄性的。”

    特:《玉篇》:“特,牡牛也。”

    腾:高诱注《吕氏春秋·季春》:“腾马,父马也。”

    雄: 《词海》:“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阳性的,与雌相对。”

    牙: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有人骂那狂咬猛扑的大牙狗:‘没长眼的家伙,才几天不来,就不认识了?’”自注:“牙狗即公狗。”

    阳:《词源》:“古以阴阳解释万物化生,天、日、男为阳。”

    羱:颜师古注《急就篇》卷三:“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

    驵:《词源》:“驵,牡马。”

    骘:《尔雅·释兽》:“牡曰骘。”

    《玉篇》:“牡豕也。”

    二、表示雌性的词语

    豝:毛传《诗·召南·驺虞》:“豕牝曰豝。”

    騲:也作草,《玉篇·马部》:“騲,牝马。”

    雌:《词海》:“生物中能产生细胞的,性的,与相对。”

    牯:《词源》:“牯,母牛。”

    骒:王禹偁《小畜集·记马》自注:“俚谈以牝马为骒。”

    坤:《词海》:“阴性的势力叫做坤,引申为女性。”

    娄:《词源》:“娄猪,母猪。”

    母:《词源》:“母,雌性。”

    女:《词源》:“女,女性。”

    牝:《词源》:“牝,雌性。”

    騇:《尔雅·释兽》:“牡曰骘,牝曰騇。”

    羠:颜师古注《急就篇·卷三》:““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

    阴:《词源》:“古以阴阳解释万物化生,天、日、男为阳,地、月、女为阴。”

    麀:《尔雅·释兽》:“鹿,牡麚牝麀。”

    《说文》:“夏羊牝曰羭。

    牂:王念孙《广雅·释兽》疏证是羊之白者为吴羊,其牝为牂;黑者为夏羊,其牝为羖。

    牸:《广雅》:“牸,雌也。

    这些表示性别的词语,其本义大都是名词,在使用过程中慢慢由名词演化成了形容词。

                             

    每个表示性别的词语,都有其相应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如若使用不当,不但词不达意,还会闹出笑话。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一些表示性别词语的基本用法。

    一、表示人的性别的词语——男和女、乾和坤、阳和阴。男和女是用来表示人的性别的最常用词语,这里不必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乾和坤。乾和坤是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男、女性别的词语,如乾宅和坤宅,是指婚姻中的男方和女方,乾造和坤造,是旧时称男、女的生辰八字。在现代汉语里,乾和坤已不再常用来表示男女性别,但仍保留有坤车、坤包、坤表等词语。用阳和阴来表示男女性别,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不多见,但也偶有使用。如:“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山海经·海外西经》)“老三的阳性,在机关工作。”(198812期《北京文学》:阿成《年关六赋》),另外在形容某一方面、某一领域女人比男人强时,常说是阴盛阳衰,现实生活中常称具有男女两性特征的人为阴阳人。

    二、表示动物性别的常用词语——雄和雌、牡和牝、公和母。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雄雌和牡牝的分工是非常清楚的:“雄,鸟父也,雌,鸟母也。”“牡,畜父也,牝,畜母也。”毛亨传《诗·邶风·匏有苦叶》中也有:“飞曰雌雄,走曰牡牝。”实际上,就是在古代汉语中,这两对词语也常常是混用的,就是在《诗经》中也未严格界分。《诗·邶风·匏有苦叶》中有“雉鸣求其牡”的诗句,这里是用牡指鸟,而在《诗·小雅·无羊》中则有“以薪来蒸,以雌以雄”的诗句,这里则是用雌雄指牛羊。在现代汉语中,牡牝和雌雄多用于局面语中,尤其是用在自然科学中,而公母这一对后起之秀则成了表示动物性别的通用语。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及写作中,无论是鸟兽虫鱼,还是家畜家禽,用公母这一对词语来表示性别,都能为人们所正解、所接受。值得一提的是在动物学和畜牧业上所说的公畜,一般是指留种的雄畜,如公猪即种猪、公马即种马等。

    三、用于某些动物的专用词语。在古今汉语中用来表示动物性别的词语有四十来个,在这四十来个词语中,有的词语可用于所有的动物,如前所述的牡牝、雌雄、公母,而有些词语是只适用于某一类或某一种动物的。如牛分牤牛牸牛,马分骚马骒马,驴分叫驴草驴,猫分郎猫女猫,羊分羝羊牂,猪分豭猪娄猪等。这四十来个表示动物性别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大多不再使用,但也有一些进入了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之中,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就使用了牤牛、骒马、儿马等词语。另外象骚马、草驴、叫驴、郎猫、牙狗(公狗)等词语也常出现在现行的书报杂志中。

                               

    在一般情况下,不少表示性别的词语是不能乱用的,尤其是表示人的性别的词语跟表示动物性别的词语更不能混用,文革时下乡的知青就将马说成男马女马闹过笑话。可是有时出于某种特殊的表达需要,作者却可以故意地将这两类词语互用,我们称作是性别词语的活用。性别词语的有两种情况:

    一、用表示动物性别的词语来写人。这种用法,一般都有一种调侃的意味,能增强文章或说话的幽默感。例如: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    ( 李白《双燕离》)

    “老身是个女随何,陆贾。”     (冯梦龙《古今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便以为家门之兴。”   (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  (秋瑾 《题〈芝龛记〉》

    “你最起码应该意识到她是女同志。”“在我这儿,的一视同仁!都给我走!”  (毛志诚 《雄性株》)

    “打春始,死了四个人,三。”    (阿成 《甲子》)

    二、用表示人的性别的词语来写动物。这是一种拟人式的修辞手法,使用得好,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和生动性。例如:

    “我们的鸡胞们为你下了多少蛋?”  (谌容 《大公鸡悲喜剧》)

“报上说,这是一只有特异功能的猴子。”(李佩甫 《夏天的病历》)

“我想这就是装着鹦鹉的那个船舱了吧。”(红莲弑月《无限美女兑换门》)

“今早,一位学生来我店里买东西时,被潜伏在暗处的小猫用爪子抓伤了。”(网络文章)

 

    性别词语的活用都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作用的,在使用时不能任意扩大范围,随便乱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