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古人计数》第1课时教学反思

(2019-04-15 16:15:1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
《古人计数》第1课时教学反思
阳山县碧桂园小学 梁国军

      《古人计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20以内数的认识。其实学生已基本能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所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在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中,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建立数位概念。在解决教学重难点时,我先让学生用小棒的根数来记录羊的只数,进而提出“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有11根小棒”这一问题,从而为引出“10根可以捆成1捆”打下基础。然后再捆小棒的动手活动中,体会到1捆代表1个十,1根代表1个一,合起来是11。接着介绍计数器,先在计数器上解决“1个十”的表示方式,紧接着解决“1个一”的表示方法。设计了“我说你摆”的动手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表示十几的过程,最后用19来引入20,让学生建立“满十进一”的进位概念,建立数位思想。
       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形式多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 、 捆一捆、认一认、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其中摆小棒能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10个一就是1个十”,学生印象深刻。
       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交流、讨论,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获取新识,通过动手摆小棒活动,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 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孩子的动脑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应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想法,注重平时的课堂积累。
     二、捆绑小棒用时过多,导致还有一些教学内容没讲完,应合理妥善运用教学时间。

2018.12.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