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艺术魅力——参加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心得

(2019-04-15 10:07:43)
标签:

365

教育

分类: 学习交流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艺术魅力
——参加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心得
连山佛山希望小学  甘卫云
2019年3月27-28日,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观摩了10节展示课,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无穷艺术魅力。这几位老师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这次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来得直接。下面我就参加这一次活动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感受。 
一、老师的引导很到位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东莞市东华小学李剑华老师的《认识三角形》这一节课,李老师的精彩之处在于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同时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也是十分到位的,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上,李老师先让学生动手小组手拉手,拉成一个圈帮助学生理解围城封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唐登超等老师用信息技术展示切红萝卜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通过这样观看的切物成形的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面、棱、顶点的概念。而周敬川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了解“面”、“棱”和“顶点”的数量,并以一句“这节课将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继续研究长方体”为学生提供研究角度,逐渐展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动手操作中,周老师、李老师分别以尝试用小棒制作长方体框架和三角形框架,从中寻找图形更多的奥秘。  整节课上,老师们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任何特征,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己创造形成知识。整节课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探索、发现新知。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新知,发展思维,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有效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保证。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所听的这几节课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研究”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经历、研究和思考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知识、享受快乐、得到发展。在一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李老师就是充分让学生体验长方体框架的拼接,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点。李老师还特意设计一组11条棱和7个顶点,由于不够棱和顶点所以没有办法拼成长方体。在动手中完善对长方体框架的建构,使知识内化。 
三、 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几位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每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丰富。课中有可能用到的他们都事先想到了。我想,这也可能是名师的独到之处吧。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剑华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运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了不同种类三角形的高的微课,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由同一个顶点出发到对边上的高是相同的,同时演示了不同的三角形高的位置是不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的高内,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与另一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钝角边上的高在外。 
四、大气的课堂  
纵观课堂,他们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没有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没有很多浮躁的、形式上的东西。让人感觉自然,亲切,可看,可学。留给学生的是充足的思考空间,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五、激情饱满的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学生由此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例如,周敬川和李杨春老师在执教《长方体的认识》时, 他们一上课就用饱满的激情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了,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拼一拼、猜一猜的方法逐层深入,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效率很高。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六、自我反思  
听了这些老师的课,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 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合理精心的教学过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 己教学业务水平。
课后,小学数学教研员分别对以上老师的课例作专业点评。来自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章江铢老师结合28日上午的三节课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她指出:认识图形类型课堂教学,第一要注重引导观察,获得感性经验,形成空间观念;第二要加强操作体验,形成空间表象,获得空间观念;第三要沟通内在联系,突出比较,巩固空间观念;第四要加强想象,延伸和发展空间观念;第五要重视生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深化空间观念。最后章老师用幽默、生动地语言来形容数学教学。 章老师说:“追求数学素养达成,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与数学‘谈恋爱’。
活动期间,中山市、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的刘燕、陈晓燕老师分别作了计算类型、认识图形的专题讲座。其中,陈晓燕老师在专题讲座《加强“学”的研究——基于儿童学习理解设计“认识图形”的教学》强调: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来源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两天的学习,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这次观摩课为契机,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艺术魅力——参加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心得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艺术魅力——参加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心得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艺术魅力——参加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心得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艺术魅力——参加广东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心得

2019.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