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大人物究竟是谁?

标签:
汉苏美尔楔形文字阿特拉哈西斯汉字 |
宋亚光
§1、
万事开头难,就从汉字的“汉”开始(见下图)。
一般而言,说到“汉”,国人都会联想到——汉朝——汉中——汉水(江)。如按照金文、小篆和说文古文三种字型的理解,“汉”字大致由“水”、“大人”、“隹”、“土”、“或”等元素分别组成。常被意会为——大河边居住的人群或国度。
但“汉”字的来历却一直是笔糊涂账,特别是“汉”字里的那个“大人物”,根本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他是谁?汉江也仅仅是长江的支流,几乎不可能是大禹。
汉,初文见于西周金文。汉的本义一说是汉水,一说指天河(银河)。古人把天上的银河看作是天上的汉水,故有“天汉、河汉、星汉、霄汉”等说法。汉曾用做朝代名。汉王朝国力强盛,故后世称中国的主体民族为汉族。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称汉族的男子为汉子,后成为对男子的称呼,又引申指丈夫。
“汉”字具体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它在汉字体系中出现得比较晚。甲骨文无“汉”字,西周及春秋金文有相似字形。
笔者也是近几天在闭门思过中刚刚才悟出的,就是突然感觉到“汉”字的“字型”意境,非常符合古巴比伦神话《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中的“大洪水”。
以下横线部分为百度:
《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神话。该古巴比伦神话与苏美尔神话《吉尔伽美什》有一定的渊源。
人类开始在大地上繁衍,数量日多,喧哗嘈杂的声音直冲云霄,把众神灵吵得心神不定。坏脾气的恩利尔每次都忍受不住。最终诸神降下了最具毁灭性的灾难,就是所谓灭世洪水。其中有位叫埃阿的神对一位特殊的人类阿特拉·哈西斯怀有同情之心,对他的茅屋泄露了天机,警告他建造一艘船用以从洪水中逃生。他遵照启示建造了一艘方舟,载着他的一家大小以及各类动物逃脱了灭顶之灾。之后,阿特拉·哈西斯在诸神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获得了永生。
在上古西亚文化中,大洪水传说里的英雄,因为不同的版本,出现了好几个名字,即“智慧者”——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生命者”——乌特纳匹什提姆(Utnapishtim),“长寿者”朱苏德拉(Ziusudra)。但应该均为同一人物,也等同于《圣经》里的诺亚。
下图为《吉尔伽美什史诗》里的乌特纳匹什提姆(Utnapishtim)。
大洪水结束的标志就是乌特纳匹什提姆(Utnapishtim)释放鸽子、燕子和乌鸦,亦即《圣经》里的叼回一枝橄榄枝的鸽子。
以下为“汉”字的组成元素内涵与“大洪水”故事的比对:
“水”——大洪水;
“大人”——获得永生的英雄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 乌特纳匹什提姆(Utnapishtim);
“隹”——释放的鸽子、燕子、乌鸦;
“土”、“或”——大洪水退去后露出的国土。
那么暂且可以假设——“汉”字里的“大人物”就是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
以下为笔者独创的验证方法,即“汉”与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楔形文字名进行拆解组合比对。
金文汉(灘):为第1、2、3、4楔形符号的拆解组合。
小篆汉(漢):为1、2、4楔形符号的组合。
说文古人汉():亦为1、2、4楔形符号的组合。
显然,比对匹配完美,“汉”字里的“大人物”应该就是上古人类的英雄——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
§4、
综上,笔者判断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楔形文字名就是汉字“汉”的原型,而发音则来自“哈”(Atrahasis)。下图为“汉”——字型组成元素——原始意义猜想。
《说文》曰“汉,从水,難省聲”。将“汉”与“难”挂上钩,也正是这个原因——灭世大洪水也。毫无疑问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是挽救人类的顶天立地大英雄,“汉”字仍然一直保留着这一伟大的含义。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更是唯一永生不死的人类(夫妻),进入了所谓的天堂,所以“汉”也代表着天空上永恒的银河。
最后,无限感慨,我们华夏汉族5000年生生不绝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说文》古文“汉”之“水”,字型独特,应该是指大洪水后的“两河”,暗示那里曾是我们祖先立足的国度。
附:《新版老宋拆字-前言》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3fa3ef240102z7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