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角度谈字幕翻译
(2015-01-23 14:20:58)
标签:
娱乐字幕翻译字幕目的论电影 |
摘要: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 字幕翻译也成为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时空等因素的限制, 电影字幕翻译与传统文本翻译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出发, 探讨了上述差异对字幕翻译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字幕翻译翻译目的论制约翻译策略
一、电影字幕翻译概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国家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电影作为一种直观有效、影响面很广的跨文化交流途径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影翻译主要有两种形式: 配音和字幕翻译。配音是对源电影对白的语言符号的听觉替代过程; 字幕翻译作为源电影对白的书面翻译形式, 成为对电影画面的一种视觉补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是配音的黄金期, 但是配音使得观众无法从听觉的角度领略“原汁原味”的源电影语言。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带字幕的原声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一方面随着外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不需要中文配音, 仅借助字幕就能理解影片内容, 欣赏异语文化; 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 配音电影的产量有限, 而带字幕的电影能使人们更快更多的接受新鲜事物。如今电影的观众数量远远超过文学翻译作品读者的数量, 因此社会影响也绝不会在文学翻译作品之下。而翻译界对电影翻译特别是字幕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 字幕翻译的质量也有待提高。
字幕有两种: 语内字幕( intralingual subtitles) 和语际字幕(interlingual subtitles)。而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指的是语际字幕的翻译。语际字幕指的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 将源语译有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 此外还具有其自身特点: 第一, 瞬时性。电影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 信息呈递进式推进, 不像书本上的文字可以前后参照, 也不容许加注说明。第二, 通俗性。一方面电影画面一闪而过, 观众没有时间思索字幕的含义, 另外电影观众的面非常广, 因此要求字幕翻译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第三, 语篇从口语转换为书面语。第四, 互补性。字幕的出现基本未改变原片的图像声音信息, 观众接收到的字幕信息和原声信息会发生互相作用, 字幕所不能表达或者表达不充分的观众可以从原声那里得到补偿。
二、翻译的目的论
作为对传统对等思想的反叛以及对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 以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 , 贾斯塔•赫兹•曼塔利( Justa HolzManttari) 为代表人物形成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威密尔提出的“目的论”是其核心。“目的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明确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在翻译领域有三个可能的目的: 第一,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总体目标( 可能是谋生) ; 第二, 在目标情景中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 可能是为了教导读者) ; 第三, 某一特定翻译的目的( 比如, 为了显示原语结构的独特性而进行直译) 。总的说来, “目的”主要是指目标文本的目的。因此, 所有翻译的首要规则就是“目的规则”, 即目的决定手段。威密尔是这样解释目的规则的: 每一文本是由一个既定目的而产生, 应当为该目的服务。翻译时, 应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 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 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这一规则解决了直译还是意译、动态对等还是形式对等等等这些翻译研究中的两难问题, 意味着为达到某一特定的翻译任务的目的可能要求或直译或意译或在两个极端之间, 意味着接受方或者说读者是目标文本目的的主要决定因素。此外, 威密尔还认为跨文化交际应当把不同的行为习惯、价值观以及交际情景考虑在内。
三、翻译的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要想做出好的字幕翻译, 译者必须把握字幕翻译的目的。字幕翻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影片观众能够借助字幕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看懂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 欣赏到国外的影视作品, 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在翻译电影字幕时可灵活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缩减法
电影是在屏幕上一闪即逝的瞬间性作品, 它不像文学作品能够反复阅读、倾听。电影的这一特性使得字幕翻译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 时间和空间。时间指语言和图像的同步配合,字幕在这方面虽不像配音那么严格, 但也必须在和源语话语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空间是指屏幕上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 一般为一到两行。由于英汉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在翻译字幕时, 译者常常采取缩减法, 用较为简短的语句译出源语的要义, 对观众在有限时空中把握影片内容无关紧要的信息或者影片画面或音乐已经提供充分语境的信息可以删除。
例1: Ashley: Well, isn’t it enough that you gathered every other man’s heart today? You always had mine. You cut your teeth on it.
阿希礼: 今天你取得那么多男人的心, 还不够吗? 我的心这一对白是女主人公斯佳丽想方设法引起自己暗恋对象阿希礼的注意, 但收效不大, 斯佳丽忍不住当面埋怨后, 阿希礼对她的回答。You cut your teeth on it与前面you always had mine意思完全相同, 只是后者更加形象生动, 由于空间限制,没有必要同义反复, 后面的一句可以删掉。
2.化暗示为明示
由于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 对源语观众来说浅显易懂的语言对缺乏源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译语观众来说很难理解, 因此在字幕翻译时, 可以把源语中隐含的意义转化为明示意义。
例2: 刘元: 小陆, 我告诉你, 我要再管你们破摄制组的事我就不姓刘!
Liu Yuan: Xiao Lu, that’s the last goddamn time I help your shit crew(《不见不散》)
中国人自古以来聚族而居, 安土重迁, 家庭和宗族一直是社会的基层单位。中国人的姓氏有着认祖归宗的神圣使命, 是不可轻言改变的, 如果有人发誓再做某事就改变自己的姓氏,通常认为是极其严肃认真的誓言, 而西方姓氏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不长, 他们对姓氏的态度相对中国人要淡薄很多, 如果直译成英文, 西方观众可能无法体会刘元的坚决。译文译成“最后一次帮助你们”, 并加入了诅咒语以显示刘元的愤怒和决心。
3.归化的翻译策略
每一部影片都是一定文化区域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 因而电影对白中经常含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 即文化负载词语(culture- loaded words)。在翻译这类词语时, 常常采用归化的翻译法。这是因为一方面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字幕翻译要求尽量简洁明白, 不能采用加注的策略, 另一方面电影面对的是人民大众, 如果有太多晦涩难懂的词或者陌生化的不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 会丧失大批的观众。
例3: Phoebe: Are you gonna go over there?
Joey: No, yeah, no, ok, but not yet. I don’t wanna seem too eager. One Mississippi, two Mississippi, three Mississippi. That seems pretty cool.
菲比: 你想过去吗?
乔伊: 不想, 呆会再说, 我不想显得太急于见她了。一个密西西比, 两个密西西比, 三个密西西比, 这样显得比较酷。
( Friends)Friends是美国著名的情景喜剧。上面的场景是男主角之一的乔伊在咖啡馆里看到前女友, 有心上前打招呼又不想显得太过急切, 于是用One Mississippi, two Mississippi, three Mississippi拖延时间, 让自己显得酷一点。这里的Mississippi没有滴嗒”来数秒的方式异曲同工。译者却直接译成地名密西西比, 在上下文语境里显得非常突兀, 中国的观众会不知所云,不如改译成符合中国人数数习惯的“一、二、三”。
4.异化的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因电影媒体的特点而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但另一方面, 电影的多媒体性质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一般书面翻译中译者只能靠文字符号传达信息, 而字幕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同步出现的画面、伴随的音乐、自然的声响、人物说话的语调等语言外信息, 为克服文化差异提供了有利条件( 李运兴, 2001) 。在不影响观众对影片内容理解的前提下, 对一些文化负载词语的翻译也可以采取异化的策略。
例4: 李清: 我跟你住, 你把我卖了我都不知道。
刘元: 你把我当成披着人皮的狼了吧?
Li Qing: Live together, huh? How do I know you wouldn’t try to sell me too?
Liu Yuan: What? You think I am a wolf covered in human skin?(《不见不散》)
四、结束语
电影艺术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了解彼此打开了一扇窗。随着中外影视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字幕翻译也成为“影视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钱绍昌, 2000), 必将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出发,认为字幕翻译可采取缩减式、化暗示为明示、直译或意译等多种策略, 使目标观众真正体验到与源语观众同样的共鸣和感动, 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 2001, (4).
[2]熊雁娜.英语电影《泰坦尼克号》汉译评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05, ( 3) .
[3]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版) ,2007, ( 2) .
[4]周婵.英语经典电影脚本汇编[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5]朱维芳.英语电影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