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货|3D立体后期制作流程

(2015-05-08 16:50:15)
标签:

娱乐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QDIzgfW4LOHKRvQcFM7CHDNNUccnDsHmFExnN2C5LVVgzjicDIZ4IFB5coynNWvNvm1MyItYAuvuQ/0?wx_fmt=jpeg


3D基本上是按照剧本要求进行剪辑,但也会与2D剪辑手法有所不同。对于后期软件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可以使用集合程度很高的专业3D后期制作软件,比如Quantel,mistika,Avid等。或者使用传统的剪辑软件来实现,比如FinalCut,Premiere,Edius等。3D后期的要求与普通2D后期在硬件上略有不同,在不具备标准3D硬件的基础上,只要经过简单的搭配就可以开始制作3D后期了。在后期制作当中,需要根据视频镜像,反转的情况做以调整。一般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有如下三种: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QDIzgfW4LOHKRvQcFM7CHDPY1yUcpprQEGia6LeTeJ25ibFXggLGdTOZ1RMichb1pGqnicKVTnlA4K2w/0?wx_fmt=jpeg


一、 简单的硬件解决


(1)在主机主版上加装带有HDMI输出口的上屏硬件卡。


(2)准备一台偏震式3D电视机。


(3)用HDMI线将工作站上的视频输出到3D电视机上。


做好上述准备后就可以进入3D的后期工作了。初步工作如下:


(1)建立剪辑工程文件,要根据素材或者代理文件的大小尺寸将工作面做一下调整,如视频比例是1920×1080,那就把轨道做成(1920+1920)×1080,也就是3840×1080,或者做成1920×(1080+1080),也就是1920×2160。


(2)将工作站上的视频信号输出到3D电视机上,根据拍摄现场的记录单据对素材进行筛选,把没有用的素材清除,留下可用素材。


(3)在3D电视机上对每个镜头再次进行帧核对,防止某种原因造成的帧不同步现象。


(4)然后进入初剪阶段,在初剪阶段就要挑选出合格的3D内容。然后才能进入精剪流程。


(5)再将3D素材的数据参数进行校对。确保无视差、无像差、无色差。用不同软件进行校对时,反套时要保证素材名称与原来一致。


(6)结合现场记录单据上的参数制作合成CG特效。


(7)在左右画面可以对比的界面下,对3D视频进行TC调色。


(8)结合CG特效合成过的3D视频添加相应参数的字幕。


(9)3D立体成片输出。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QDIzgfW4LOHKRvQcFM7CHDZyGvYQVcTOsrXWicdUSJCic2gS1Ydp5FPbejS7JOhkSwWDKS7ib9MvbTw/0?wx_fmt=gif


二、 半透剪辑(在没有3D实时监看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方法)


(1)建立与原素材相同尺寸的工程。


(2)将两路视频文件同时上轨道对齐第一帧,然后将前面一层视频透明度降至50%。


(3)通过半透视频来观察左右视频有无错帧及视差、像差。


(4)结合现场记录单据上的参数制作合成CG特效。


(5)在左右画面可以对比的界面下,对3D视频进行TC调色。


(6)结合CG特效合成过的3D视频添加相应参数的字幕。


(7)剪辑工作完成以后,再将透明度调整至正常,然后左右画面各输出一次。


(8)根据播放平台要求,重新建立工程文件,将两路视频合并成左右画面或者上下画面。


(9)3D立体成片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于3D立体经验较少的人意义不大。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QDIzgfW4LOHKRvQcFM7CHDnl2vSawTdkMqCtncrBXzneriafOwBuM463VIKicaKMkubemnztN3RF6w/0?wx_fmt=jpeg


三、 分批逐步剪辑 (在没有3D实时监看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方法)


很多人考虑到后期硬件的配备问题也会先剪辑单路的2D素材,剪辑完毕以后再进入正常的3D后期。这样会有很多潜在的问题会出现。任何人都不敢保证所拍摄的素材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否则最后回套3D的时候可能遇到一些无用之工。


在剪辑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保持立体感的一致。


这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需要保持视差的基本统一,比如不可上一个镜头的最大负视差是-10,下一个镜头就完全是正视差的情况。视差和空间感的过度跳跃会引起视觉疲劳,长期观看会让观众产生恶心呕吐的感觉。


第二种解释就是物景置的统一,一般来说,在从大景切换到小景的时候,人或物的立体感有所增强,人眼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同一场戏里面,人物在大景别的立体感反倒比小景别的强,这种立体感会让观众不适。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相似景别的切换的时候,立体感忽强忽弱也会让观众不适。


2、剪辑节奏。


3D的剪辑节奏应该比2D相对慢和平稳一些。这样可以避免将来引起观众眼睛不适的情况发生。


比如在挑选素材的时候,如果出现强烈晃动的镜头或者移动速度过快的镜头,都应该尽量回避,用一些平稳的移动镜头来代替。如果实在无法代替,可以用大场景或者缩短这类镜头的时间。


有些2D剪辑师为了突出氛围,习惯用一组快速切换特写镜头的手法来表现,但是在3D剪辑的时候就应该换一种思路。如果情节必须要这类的镜头,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就要注意3D参数的调整,尽量把3D效果降低。如果前期只按照常规的3D参数拍摄,后期就不再适合使用这种快速切换的手法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QDIzgfW4LOHKRvQcFM7CHDhj2Gb8vE2tOWjDn76QZ4iazFtqJyXGpK7uicfGEwL3KMxrbsKs2QQfnQ/0?wx_fmt=jpeg


3、立体效果的节奏。


立体效果节奏,也可称为立体感节奏,这一点和影片的性质以及剪辑节奏有关联。比如广告和电影之间的差别,广告因为时间短,可以将节奏稍微加快,立体感可以相对增加,出屏度也可以适当加强。电影或短片因为时间比较长,观众如果长时间处于高压力接受立体感时,眼睛必然产生不适。


比如大家众所周知的电影《阿凡达》注重的就是流光溢彩的画面,庞大的全景场面。但是,大部分镜头还是关于对话、人物动作的。这时候就要掌握好立体感的节奏,在需要夸张表现这种立体感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比较大胆的3D镜头,但出现的频率不能太多,一般来说10分钟到15分钟出现一次,每次出现不超过30秒为宜。


除此之外的3D镜头,应该相对平稳和保守的。这样能够让观众眼睛的压力得到舒缓,又能保证整部影片有较好的3D视频体验。


另外,3D特效跟虚实结合也是3D影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实景加特效场景合成的影片,包括抠蓝抠绿,打点跟踪,动态捕捉等,在后期特效过程中也要保持深度一致,在此不做详细介绍了。


【Via:天工影视】

End


阅读更多的干货文、技术贴,请点击公众号页面下方的菜单栏或点击“阅读原文”!


我在好莱坞

【微信号:wozaihaolaiwu】

 

你不在好莱坞,我在。

人不在好莱坞,镜头在。

提供最有价值的好莱坞资讯

一手资讯,热辣点评,大牌专访,行业干货。

从此不当时差党,一样成为好莱坞达人!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pticEUF7ggficicaoqtMnRF9afaxSribTmzJPoiaeYrlibciaJlAWfM8eIyT4YQlT9QFFmibPsSN9ZswThQ/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