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By Nathan Chandler 译者:沈培新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RpnCE87kNrhn1V7rCdsk7Tuj572YvEXZib3UUZlwpCpSiazmCRrgQp83yXcSqLtTqJ4LGR3EeYtqGA/0?wx_fmt=jpeg
尽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好莱坞在电影制作上花血本投重金,可奇怪的是,电影技术的某些领域却始终停滞不前。这在帧频及3D电影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今数字技术已超越胶片,影像上最为卓越的进步之一就是高帧频拍摄。顾名思义,此技术拍摄出的影像较传统电影录像而言帧频更高。帧频通常指每秒钟的帧数(其单位是:帧每秒),即设备每秒钟放映或显示的不连续图像的数量。
帧频意义重大。20世纪初期,电影是无声的,这些默片通常是以15-20 帧每秒之间的帧频拍摄。此速率值差不多是我们视觉上的临界点,只有达到这个速度,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才是运动的影像,而非一连串静止的图像。
20世纪30年代,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有声音。帧频若非常低,声音就无法很好地配合图像播放。意想不到的噪音便是低帧频的副产品,会影响声音的质量。因此,电影导演转而选择24帧每秒,在此帧频上,声画能够很好的配合并且为观众营造出一种令人愉悦的银幕效果。除此之外,且更重要的一点是,24帧每秒的帧频不会消耗很长的胶片,有利于节约成本。这便是24帧每秒标准帧频使用的开始,自此之后得到广泛应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数字影像所达到的质量水准是电影胶片所无法企及的,而它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其发展并未击垮电影产业。相反,摄制的影像存储在诸如闪存盘等可反复使用的媒介上,这意味着你大可提高拍摄的帧频而无需担心会因此超出电影预算。
可以想象,高帧频是增加3D内容深度和维度的福音。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RpnCE87kNrhn1V7rCdsk7T0P3Tt3WiaNDFLQy8ALTFHkg9icjMVfhAOavs8XuHEng2ED6IsIr9HwIg/0?wx_fmt=jpeg
电影永远不会是免费的。供应商对胶片的收费是以英尺为单位的,相当于约18个帧。如果剧组一天的拍摄就使用了好几英尺的胶片,成本便会如火箭般直线上升。得益于可反复使用的数字媒介,导演们如今正在尝试拍摄帧频高达60甚至80 帧每秒的影像。
高帧频的意义在哪儿呢?毕竟,研究者称一旦达到50帧每秒,人眼根本无法辨识独立的图像。但是你会注意到,当处于此类高速时,图像看起来更加清晰,运动似乎也更加流畅。
现在,将那些高帧频与当今蓬勃发展的3-D技术结合起来,想象一下导演借此有可能创造出的那些冲击视网膜的引人入胜的影像。这就是高帧频3-D,特指大于等于48帧每秒的帧频拍摄的内容。它彻底改变了3-D电影的感观体验。
这种改变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不争的事实:3-D电影看起来常常极具挑战性,即使对于勇气极佳的人亦是如此。其背后的原因与光的物理性脱不了干系。
简言之,因为你有两只眼睛,对你周身的环境有略微不同的视角,因此3-D电影也必须通过两台摄影机拍摄,分别捕捉你左右眼将看到的数据。你在影院佩戴的偏光眼镜(polarized glasses)起到解码的作用,每个镜片只允许为特定眼睛捕捉的图像通过。然后你的大脑会将这些图像融合起来,形成3-D的错觉。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RpnCE87kNrhn1V7rCdsk7Tu9ztjPzQpw3bCLX5CfrXIbRIwWlG9oILMVgiaTu9S7sSjdpxvrmxYfA/0?wx_fmt=jpeg
在电影银幕上放映数字HFR 3-D数据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此系统包括三个基础部分,存储设备,媒体模块,及数字电影放映机。
通常来说,服务器电脑将电影的所有内容存储在硬盘上。数据通过高清串行数字接口电缆到达媒体模块。媒体模块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将数据解码为放映机可识别的格式。
由于HFR 3-D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电缆接口常常速度太慢,抑制了数据流,影响图像质量。因此一些新系统将服务器和媒体模块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积小巧的硬件,直接安装在放映机内部。
需要放映的数据通过媒体模块解码后,到达此系统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数字电影放映机。绝大多数影院使用德州仪器公司的DLP影院技术。此技术可以通过一台放映机播放3-D内容。
这里我们回到之前所说的帧频。以24帧每秒拍摄的3-D电影常常显得模糊不清,在快速移动的动作场面中尤为明显。这种情况下,图像似乎不会融合,不仅会混淆你的视觉,还有可能让胃部产生不适。而这恰恰证明了48帧每秒的HFR 3-D技术的价值。在此技术下,动作场景要显得流畅、生动许多。
以48帧每秒的帧频拍摄的3-D电影画面更加稳定。观众每秒会看到电影中独立的帧两次(叫做双闪-double flashing),这意味着每只眼每秒看到96帧。而你的双眼在一秒中共吸收192帧。
导演彼得•杰克逊的“霍比特人”系列电影是史上高帧频电影的首次重大亮相。“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于2012年上映。紧随其后的是2013年的“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及2014年的“霍比特人:五军之战”。
以上三部均是以48帧每秒拍摄的3-D电影。为了照顾不想观看3-D效果的观众以及不配有播放高帧频3-D电影放映设备的影院,它们还被转换成了24帧每秒的2-D格式。
以48帧每秒拍摄是一回事。而播放拍摄内容是另一回事。例如,如果你以高帧频拍摄一部电影,你同时也需要能够显示高帧频的放映系统,否则你的高速影像就失去了意义。并不是很多影院配有高速放映机,但是它们会逐渐普遍起来。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RpnCE87kNrhn1V7rCdsk7TDUicbT3dZ1ZaJtYvY7X3PoSClztJA06xHymZKiarFA6Ukic5GmVGeWgiag/0?wx_fmt=jpeg
对于许多人而言,电影之所以为电影正是因为独特的24帧每秒的帧频。尽管24帧每秒的电影画面有些模糊、不稳定、有明显可见的块效应,纯化论者作为其真诚的拥护者仍常常责难高帧频影像,称后者看起来太缺乏人情味、太做作、太低廉、太冷淡,无法传递电影那种情感层面上的连贯性。他们说有种过犹不及之感,就像是单纯地置身片场,或是观看一部关于幕后故事的纪录片。
数字技术的支持者承认人眼需要一定时间适应高帧频影像清晰、栩栩如生的画面。然而他们称一旦眼睛和大脑适应了这种效果,胶片就成为过去时了。
他们将此过程比作黑胶唱片到激光唱片的转变。虽然一些音乐爱好者认为没有什么比得上留声机传来的温暖声响,但是技术上堪称完美的数字格式唱片显然更加精准。回头看来,哪种格式最终胜出了显而易见。
几十年来,电视广播一直使用高于50帧每秒的帧频。而随着高清电视广播的到来,尤其是在有体育赛事的时候,观众显而易见喜欢高分辨率、清晰的数字信号。此类广播节目将有可能成为满足新一代观众群体期望的某种途径。或许如果年轻人接受了高帧频影像,这便会成为一种新常态,而胶片相比之下也会开始显得过时、原始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RpnCE87kNrhn1V7rCdsk7TIuq3jLNuouf3kSQ9eCXZduBa8iavALcaIibvQxibOnhn8SsfRmcvCicfeQ/0?wx_fmt=png
多年来,评论家们对运用3-D技术的电影不乏抨击。其中许多批判不无道理,多是因为不少近期的电影都是以2-D形式拍摄,后期又转为3-D格式的。结果可能会惨不忍睹,比如多维度画面杂乱无章,缺乏任何视觉上的连贯性。
正如观众需要时间适应清晰的HFR 3-D,电影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样。并非每个导演都能得到“霍比特人”系列电影那样的大笔预算,这意味着其他电影在摄影师学会使用新工具之前或许会显得相当不专业。
除此之外,导演必须学会从一开始就以HFR 3-D的体验设想故事。他们必须要从观影者的视角设定每一个场景,考虑如何运用3-D在电影的某个时刻将观影者的目光吸引到某个场景的某个具体部位。
然而,高帧频影像极易掌控失误,主要是因为它能暴露电影场景、服装及化妆方面的任何瑕疵。观众能看到电影中每个时刻的每一个微小细节,而任何一点让观众起疑的细节都会成为显著的失误,使观众分心,降低整体观影体验的满意度。
因此许多评论家及支持者相信或许只有在特定类型的故事片中HFR 3-D才有一席之地。导演彼得•杰克逊说带有宏大战争场面的,以动作为主的史诗题材电影是对这种技术的最好运用。在这些场景中,HFR 3-D为画面增加多层深度,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引人入胜。观众犹如被推进了动作场面的中央。但是,若想把HFR作为电影业起决定性作用的技术来发展仅仅这样就足够了么?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RpnCE87kNrhn1V7rCdsk7TsMps67Apyvdy4LJuicAUdZbLpMibRDJ0mOtKfQ1nXAL0wbsRNrHf4odA/0?wx_fmt=jpeg
不到十年前,几乎没有影院拥有放映数字3-D电影所需的数字放映机。如今,世界各地有数以万计设备精良的电影院,但是影院老板再一次面临技术的革新,思索着是否需要引进HFR放映系统。
如果好莱坞没有把赌注都押在高帧频3-D内容上,影院也就没有理由在新设备上投资了。同样的,如果不是生活在大城市中,你或许得稍作一些旅行才能找到支持HFR 3-D的设备。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电影工作室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接受HFR 3-D。迄今为止,“霍比特人”系列电影是唯一使用这种技术的。据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会运用HFR 3-D拍摄“阿凡达”的两部续作(甚至可能以60帧每秒拍摄),但是除此之外,HFR 3-D能否扎根仍无定论。目前,它还是一种边缘技术,且或许永远不会在电影产业长久立足。
HFR 3-D若想取得成功,电影制作团队需要变聪明一点,改变思路,将自身影响最大化。化妆师、服装师、灯光组及场景建造师所做工作的细节每分钟都有可能被暴露在银幕上,他们要做好这种心理准备。特效师和电脑特效师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导演们则需要把握好高清的HFR 3-D效果与引人注目的故事之前的平衡,确保技术不会喧兵夺主,掩盖了故事本身。
如果他们成功地做到了,那么或许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电影标准会最终遭到废弃。如果他们失败了,或许我们将会等待一项新的拍摄技术来抓住观众的眼球,正如24帧电影吸引着当今的观众一样。
【Via:How Stuff Works】
阅读更多的干货文、技术贴,请点击公众号页面下方的菜单栏或点击“阅读原文”!
我在好莱坞 【微信号:wozaihaolaiwu】 你不在好莱坞,我在。 人不在好莱坞,镜头在。 提供最有价值的好莱坞资讯 一手资讯,热辣点评,大牌专访,行业干货。 从此不当时差党,一样成为好莱坞达人!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pticEUF7ggficicaoqtMnRF9afaxSribTmzJPoiaeYrlibciaJlAWfM8eIyT4YQlT9QFFmibPsSN9ZswThQ/0
我在好莱坞
【微信号:wozaihaolaiwu】
你不在好莱坞,我在。
人不在好莱坞,镜头在。
提供最有价值的好莱坞资讯
一手资讯,热辣点评,大牌专访,行业干货。
从此不当时差党,一样成为好莱坞达人!
https://mmbiz.qlogo.cn/mmbiz/bkRqXyNnQvTpticEUF7ggficicaoqtMnRF9afaxSribTmzJPoiaeYrlibciaJlAWfM8eIyT4YQlT9QFFmibPsSN9ZswThQ/0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