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

(2016-11-30 20:25:27)
标签:

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一种需要,在玩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同时发展了语言,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提出:“小孩子生性好动,以游戏为生命。”而幼儿期恰恰是孩子的游戏,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开展表演游戏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好办法。

一、幼儿表演游戏的概念

    表演游戏是幼儿以童话故事等幼儿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也有以自编的或即兴创作的生活经验为内容,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它符合幼儿期言语手段做为辅助这一特点。

二、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曾对幼儿园表演游戏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实施表演游戏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一刀切”现象较严重。幼儿照搬文学作品的内容,表演游戏成为故事理解与记忆的工具,成为故事教学的附属品。二是教师对表演游戏的理解不够深刻。大多数教师将表演游戏与歌舞表演、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混为一谈,这就导致教师将表演游戏的内容扩大或转移。三是教师强调表演游戏内容生动形象性,忽略了表演游戏的游戏属性。四是对表演游戏内容的选择上,多数教师是以幼儿园所订阅的语言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或教师选择、改编的文学作品为主要来源,很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故事作为表演游戏的材料。五是教师的干预过多,幼儿游戏被动化,幼儿只能跟着教师的统一指挥进行表演游戏。

三、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

(一)确定有效的表演游戏的内容 

  选择内容是表演游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表演的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那么如何选择有效的表演游戏的内容? 

1.幼儿熟悉、喜爱是选择表演游戏内容的基本条件。 

大班时我们曾开展过《童话节》活动,当时我们表演了《老鼠嫁女》这个故事。幼儿对该故事较为熟悉,且在每次聆听的过程中,有许多幼儿会模仿其中角色的语句和动作,该故事深受幼儿的喜爱。

2.故事内涵丰富,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选择表演游戏内容的重要依据。 

  在表演《老鼠嫁女》中,幼儿可模仿作品每一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如:扮演鼠爸爸和鼠妈妈的幼儿表现出它们的愚蠢、没脑子的个性品质;扮演猫大哥的幼儿则体验到其机智、勇敢的品质;扮演新娘子的小猫却体验到了快乐的感觉。扮演抬轿子和吹奏乐器的孩子则体验到游戏的快乐。通过这个故事幼儿体验到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从而初步树立自己的是非观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3.故事情节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有让幼儿进行创造的空间,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是选择表演游戏内容的必要条件。 

  开展表演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想象活动的过程。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假的,但情感是真的,他们手中的道具是假的,却可以当作真物对待。这种以假当真,正是依靠想象活动进行的。幼儿可以适当的增减对话、情节以及角色,想尽办法通过寻找替代物或使用动作来完善表演故事所需的道具或情节,这一切都让幼儿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创设有效的表演游戏的环境 

  表演游戏环境的创设是顺利开展表演游戏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发挥幼儿主体性的良好契机。那么如何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设有效的表演游戏的环境呢? 

1.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场地、情景的创设。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创设有意境的、丰富的游戏环境,会使幼儿产生遐想,萌发参与游戏的愿望。在环境创设的布置和材料的投放上,可以以师生共同商议的形式,按游戏的需要摆放场景、道具,还可以组织幼儿在设置好的场地里走一走、看一看,游戏结束后,可以让幼儿一起协助整理游戏场地、道具,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2.鼓励幼儿参与游戏道具的设计与准备。 

  道具是表演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材料,它能吸引、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与兴趣,提示幼儿在一定游戏情景中进行表演。如:在《老鼠嫁女》表演前,教师讲完故事组织幼儿分组讨论:除头饰外,还需要那些道具?有的幼儿说:“要做一辆轿子,贴上囍字”,有的幼儿说:“要一张大红纱巾,让新娘子戴上。”还有的幼儿说:“还需要打击乐器。”“太阳、乌云、风、墙的道具”……幼儿的发言不禁令我赞叹,接着,教师请幼儿分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组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准备活动中,成果颇为丰富。

(三)把握有效的指导时机 

皮亚杰说过:“每当过早教一个幼儿那种他能自己发现的东西时,就抑制了发现它的机会,也就抑制了对它的完全理解。”因此,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不要因幼儿的一时失败而急于求成。在表演《老鼠嫁女》的过程中,幼儿第一次用多种材料制作道具,纸箱做的轿子几下就被扯坏了,活动在看似不成功的情况下结束了。但是,下一次活动中,幼儿仍提出要用纸箱做轿子,只是抬轿子的幼儿注意步调一致,否则轿子又要被扯坏,没法用了。这说明幼儿从自己亲身尝试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比教师的说教印象更为深刻。

(四)使用有效的指导方式 

  教师的指导不应是借助规则对幼儿进行控制,而应通过对幼儿活动的关心、支持、帮助来实现。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以下指导策略效果良好: 

1.在表演过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将自主权应交给幼儿,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 

  表演游戏是幼儿充分肯定自我、表现自我的一种游戏形式,应是幼儿的自由游戏。幼儿的表演游戏不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会的,而应是幼儿自己通过讨论、互相观摩、评议、采纳他人建议而达成的。

2.注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商谈的方式来指导。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不是以指挥者、导演者的姿态出现,而应与幼儿平等相处。当幼儿的表现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时,不要催促幼儿,应缓一缓、放一放,要沉住气,放下心,不要一味按计划走,用商谈的口吻与幼儿商量表演的方法。如在表演《老鼠嫁女》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不愿意来演鼠爸爸和鼠妈妈。问其原因,说鼠爸爸和鼠妈妈太笨,太傻,不喜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强制要求他,也没有将问题听之任之,而是将表演游戏停下来组织孩子来了一次讨论会:你最想演谁?为什么?这时孩子们可热烈了,有的说我想演猪猫大哥,因为他的本事最大,还可以当新郎;有的说我想新娘子,被吃掉都愿意;有的说我想演太阳,因为他能发出光芒,还有的说,我喜欢抬轿子……就是没人说喜欢演鼠爸爸和鼠妈妈。听了大家的讨论后,我又提出问题了:“那你们都不想演鼠爸爸和鼠妈妈,但我们这个故事中的开场就需要鼠爸爸和鼠妈妈,都没人演了,游戏就没有办法开展下去了,那怎么办呢?”孩子们听了都不说话了,这时我适时又问:“是不是演鼠爸爸和鼠妈妈的人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都很笨呀?”“不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对呀,就像我们看的电影和电视里的演员,他们有时演的角色是傻子,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是故事里的那个傻子呀,但是因为他们表演地很好,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他们。一个好的演员他能演很多角色,不管什么角色只要演得像他就是个好演员。你们想不想当个好演员呀?”“想!”孩子们响亮地回答我。这时就有小朋友们举手说:“老师我想演鼠爸爸!”我高兴地说:“好的,我相信你一定是个好演员。”于是我们的表演又顺利地开展下去了。采用商谈式的口吻与幼儿共同讨论,而不是指定幼儿怎样表演,这样幼儿演起来就更全心投入了。 

3.表演游戏应注重幼儿同伴间的互动学习。 

在表演中,同伴间的互动和影响对幼儿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在讨论、制作道具,表演时发生的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幼儿伙伴之间的互动,不仅有益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幼儿表演技能的提高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4.在开展过程中应充分肯定幼儿的创造力。 

  随着表演的向前推进,孩子们的创造力也得以充分挖掘。例如:抬轿子先前是两个幼儿变成了四个幼儿抬轿子,这在步调上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孩子们就自己想出了一下步调,如喊口号“一二三四”,走四步,在原地下蹲四下,在走四步,又在原地左右晃四下,这样步调和节奏也跟上了。这一切都展现了孩子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教师的适时肯定也让孩子们热情高涨,更乐于表演。 

    表演游戏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在幼儿的表演游戏中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