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
(2017-01-15 22:46:14)
标签:
教育育儿文化 |
分类: 教育科研 |
一、概念界定:
手指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促进左右脑和谐发展,幼儿智慧的发展在指尖上,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生理特点,经常开展手指游戏不仅寓教于乐,幼儿的手部肌肉能得到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开发;手指游戏还具有简易型、趣味性、表演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以不受时间、条件、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游戏,特别适合小班幼儿。如:串珠、手影、手指操等,这种简单灵活的游戏能稳定入园时的情绪、对口语表达也有所帮助,将手指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学习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核心概念:
1、小班幼儿:指年龄在3--4岁的之间的幼儿。
2、手指游戏:是一种一边念诵儿歌或者韵律,一边协调双手动作变化的游戏。幼儿能边说儿歌边用手指做出缠、绕、张、合等动作。
3、幼儿手指游戏的创编及实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创编适合本班幼儿手指游戏的方案及实践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手指游戏作为操作性游戏的一种,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随时随地操作的特点,符合小班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通过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情绪稳定、口语表达、思维敏捷、合作交流等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实施价值,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老师要将手指游戏融入小班语言学习活动中、将手指游戏融入小班数学学习活动中、将手指游戏贯穿融入区域活动中、将手指游戏融入到一日生活活动中、将手指游戏在小班课程中的进行有效创编与运用。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搜集手指游戏,发动各班教师、 家长及幼儿多渠道收集手指游戏资料并记录下来,在进行初步筛选和整理后汇总,根据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择那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手指游戏进行教学。精心筛选后的手指游戏编成《幼儿手指游戏大全》,分发给教师和家长真正发现手指游戏的魅力所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2、小班幼儿手指游戏创编的编制原则的研究。
3、小班幼儿手指游戏的教学操作的研究。
4、小班手指游戏的教学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分析整理,了解国内外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活动内容的设计和一些具体的操作过程,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逐步创编出适合本园小班幼儿手指游戏活动的方案及实践研究的方法,对小班幼儿手指游戏的教学操作及教学价值进行研究。
3、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及时归纳反思,总结得失,及时调控,探索出有利于小班幼儿手指游戏活动的创编、操作要领等,根据研究内容写出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七、研究步骤
1、
2、建立课题研究个人博客,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3、通过阅读或上网等形式了解小班幼儿手指游戏的特点及其分类。
4、和小班任教老师共同分析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点,为课题的开展、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从书上网上搜集筛选并结合实际创编适合小班幼儿的手指游戏。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适合小班幼儿的手指游戏,要简单易学、朗朗上口、趣味盎然。
2、探讨小班幼儿手指游戏创编的编制原则。
(1)编制手指游戏要注意安全性
编制手指游戏要注意表演性
(3)编制手指游戏要注意灵活性
(4)编制手指游戏要注意教育性
3、有效通过手指动作发展小班幼儿小肌肉灵活性及肢体协调性,并对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评价。
4、认真研究小班教材,能结合教学内容创编简单易学的手指游戏并做好整理记录。
5、和任教老师研究幼儿手指游戏的教学操作的实践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1、对幼儿手指游戏的创编的教学价值做好整理工作。
2、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
3、整理“小班手指游戏的创编及实践研究”的活动方案及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