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4

(2019-07-02 10:19:35)
标签:

阅读与写作

分类: 必读书库

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

叶圣陶

教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一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晓畅,习焉术清纯。操觚令抒发,二事有可云,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一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烦。长谈贡同悲,见浅意殷勤,前途愿共勉,服务与新民。

反反复复地读叶老的这首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经,有的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仍旧不懂,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之旅,有困顿也有感悟的刹那,似乎都在这二十韵二千个字里。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学方法可谓千差万别,林林总总。在 的江湖中,南拳北腿东邪西毒,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叶老的一句运用在乎人,使得冰冷的有了人的温暖,人的温度,有了心灵、灵魂和精神的高度。是不能离开的。

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语文教学最初和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人,教师或者学生,验诸身不仅注重实践,而且尊重个性,尊重生命,语文教学是生命场,这是一个朴素而又远阔的世界。

为教纵详密,亦反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语文课堂是一隅,让学生爱上语文,点燃他们的兴趣,这才是要务,进而让学生去阅读,去感悟,过有精神品位的生命,进而使生命饱满。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一定是要有所讲,有所不讲的,这既是语文教学的艺术,更是科学和理性。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叶老认为语文教材的篇目是不可不求甚解的,而关键点就是潜心会本文,心是需要放下,要安静,要会意,本文中,在字里行间,在字词句章中读懂,读出理来。读出美来,读出韵味来,这是一种濡染,一种懂得,是反反复复的体会,潜心又是种状态,一种姿势,一种境界。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文思文路是科学是,语文教学要求求真务实,而文境是,是抽象的诗意和美,诗歌讲求意境,语文课也应以境界胜,应该有一种璀璨和完美的表达。

语文课不仅是思与路的物质与技术,更应是胸有境的人文与精神,涵盖自然、伦理、哲学、审美、道义、心理,语文课应是灵肉丰盈的生命,应有尊重、诗意,甚至仁爱。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简称,语文课离不开咬文嚼字”“一字未宜忽,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语言。是钥匙,是路径,是芝麻开门,甚至是部分的目录。

语语悟其神,精神、神韵、意境,况味就在语言的内里,就承载语言里,而语言的千万种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神。

譬如梁与津,说得多好,语言是桥梁是渡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如果在语文教学中绕过了语言就是强渡,有时也许会有溺水的危险。

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晓畅,习焉术清纯。

语文涵盖太多,承载太多,在中国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育几乎承担了所学学科所承担的一切。智赡德新是人生的境界,文理晓畅是才能,在传统的私塾教育中,一个孩子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六年语文,方可术业专攻

曾几何时,如今的语文已经成了习题成了试卷,异化成工具的工具,成了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修身立德之器。

读叶老的智赡德日新,恍然悟得智德双修才是教育及语文教育的正道。

操觚令抒发,二事有可云,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

让学生有感而发,抒发、表达,教师的诱导将是教师无伦的教育境界。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舞蹈,是用智慧点燃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用心灵照亮心灵,用灵魂呼应灵魂,用梦想照耀梦想。

惟其如此才无伦

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

让学生有迫切的学习需要,能文意乃申,我以为这句话颇有深意,能文指向的一个结果就是意乃申,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将语文学得好的孩子,他的人生会有一个更大更美更深邃的境界,语文是一个人精神的港湾,语文会给一个人的是一种存在方式,栖棲的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