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2014-12-24 09:15:42)
标签:
教育 |
一、选题的意义: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就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而言,能有效引导学生“爱唱歌、唱会歌、唱好歌”这九字方针,是教师在唱歌教学中始终关注的问题。然而如何让学生“唱好歌”更是我们广大音乐教师所困惑的。在唱歌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学只停留在“唱会歌”这一层面,显得“头重脚轻”,无法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演唱。针对这一现象,对如何提高唱歌课的教学质量,保证唱歌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一定探索和尝试。探索歌唱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歌唱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音乐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为终生喜爱歌唱奠定基础。
二、研究目标:
2、认真解读教材,探寻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每个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做到驾轻就熟,正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3、挖掘教学内容主题内涵,品读教科书的言外之意,领略弦外之音,凸显音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多收集、开发、制作教学资源和积累音响资料,做到跳出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的不足,合理开发与选择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5、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展现教师的个体才能,教师所具备的音乐知识技能及其音乐文化底蕴,也是实施教学的宝贵资源。
三、概念界定:
逸夫实验小学、筱塘小学、区第一实验小学、霞林街道中心、华亭第一中心小学、华亭第二中心小学、东海中心小学、灵川中心小学。
五、研究内容:
1、目前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现状调查研究。
2、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模式。
3、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方法。
4、研制有效的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检索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加强课题组的理论学习。阅读教学期刊上的文章,拓宽思路,从中检索“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理论论述与成功的操作,作为本研究的参考资料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力求有新的突破。
2、行动研究法:我们将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用它们来指导实践,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认识,丰富理论。争取使本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能获得新的进展。
3、观察法: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通过听课或组织观摩课、示范课,观察本研究给师生带来的变化,特别是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变化,并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校正。
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将把学习体会和实践认识及时总结,以论文或经验总结的形式,形成表述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价值:
八、研究计划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准备阶段:(2014.4--2014.7)
1.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成员初步明确各自任务;进行课题前期调查。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及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更新观念,明确自己的实验方向,为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3.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2014.9—2015.7)
1.以参与学校为课题片区组织课题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观察,进行实践研究并做好跟踪记录。
2.结合实践中提问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实行分层指导,探寻解决的策略、方法,从中寻找有效提问的规律。
3.每月组织课题组成员例会一次,边实践边交流经验,及时提炼和归整教师对观点的碰撞而达成的共识,深入实验研究,不断修改实验方案,写出阶段性小结,并以研讨课、案例等形式展示实验的进展与深入情况,及时反馈实验信息,收集实验资料。
4.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学会理性思考,提高研训的深度。
总结阶段(2015.9--2015.12)
1.召开现场经验交流总结会议。
2.搜集、整理所有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邀请有关专家评审结题。
(二)课题的预期成果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课题研究报告 |
2014.05 |
黄柏娟 |
课题研究的论文和相关的资料立卷成册。 |
论文集 |
2015.04 |
黄柏娟 |
|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集 |
案例集 |
2015.05 |
黄柏娟 |
|
|
|
|
|
|
最终成果(限3项) |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集 |
案例集 |
2015.05 |
黄柏娟 |
课题研究的论文和相关的资料立卷成册 |
论文集 |
2015.04 |
黄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