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罚单”让执法回归本意
刘予涵
据《厦门日报》报道:近期,有市民发现,原本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应该处以罚款、扣分等行政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在自己认识到该违法行为的危害并立即改正后,居然暖心地收到交警开出的《不予处罚决定书》。据不完全统计,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厦门已经有近2万起“轻微不罚”的案例。
每一起交通违法,不管是否轻微,都是对交通安全的一种威胁,只有违法必罚,才能产生强大威慑力,从而有效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因此,一般情况下,司机收到交警的罚单,多是冷冰冰的罚款单,但厦门交警开的罚单,则可能是轻微不罚的“温情罚单”。这种人性化的执法方式,普遍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按理说,交警在路上执法,对有交通违法行为的司机依法开具罚单也在情理之中,没什么不妥。但在现实生活中,诸如乱停车此类轻微违法,并非有意而为之,也不是明知故犯,可能是有急事需要下车办理而又实在找不到车位而出现的违法现象。而对于这类轻微违法,现场执法的交警既可以从严扣分罚款,也可以从轻提醒警告,这都是法律所允许的。交通法规是为了规范安全出行,倘若一味地罚款扣分,把执法变成了执罚,难免有以罚代管的质疑,有悖于执法初衷,也难以让司机心服口服,搞不好还会激起逆反情绪。因此,在不违背法律和法治精神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人性化执法充满了期待。
我们常说,处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执法的最终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惩罚,而是更好地引导民众遵纪守法。相较于简单粗暴的“一罚了之”,有温度、人性化的执法更具有执法智慧,既突出了法律的教育功能,也体现了法律的威严,让轻微违法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看到违规的危害性,达到执法处罚教育的目的,比罚款扣分更容易被民众接受,更容易使人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
当然,人性化执法不是人情化执法,温情罚单不是对违法行为的放纵,它体现的是法律的刚柔并济,既有灵活性又有底线,既有处罚又让司机心怀感激,这才是温情罚单可圈可点之处。这种人性化的执法,无疑是执法本意的回归,不仅无损法治,而且有利于减少交通违法,有利于维护交通安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