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德强评《水色白河》:《白河名片的厚重底色》

(2023-07-06 17:11:41)
标签:

文艺评论

分类: 文学

白河名片的厚重底色

——风情歌舞剧《水色白河》观后印象

曾德强

陕南风情歌舞剧《水色白河》在白河影剧院精彩亮相了。8月5日应邀观看首演后,感觉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是白河县一张靓丽的文化旅游名片。 

 十几年前,白河县就以陕南风情歌舞《白河水色》而惊艳安康,享誉三秦。这次经过三个月排练的陕南风情歌舞剧《水色白河》,由中共白河县委宣传部和白河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联合出品,由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白河县文化馆和白河县职教中心参演,由国家一级编导、陕西省歌舞剧院创研室主任张严担任总编导,陕西省青年作家李思纯任编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中心舞美设计刘海永指导舞美,陕西省美术家汝萦担任服装设计,金狮奖、群星奖获得者杨小强作曲。有县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出品单位、演出单位出色的执行力,加上这样优秀精干的导演、编剧、音乐、舞美、服装等团队人员,该剧更上一层楼了。剧目还是那四个字,只是变化了顺序,以“水色”来修饰和限制“白河”,使观众一看名称就自然联想到白河的善和美。

《水色白河》从日照山河启幕,以一江清水永续北上作结主体分为6个篇章,分别是家在何方、河街旧梦、三苦丰碑、楚风流韵、水色白河、碧珠璀璨剧融合传统和现代的多种地域文化元素,将原生原创的乡土民歌精髓和现创的舞蹈精心重构,表现了白河移民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人文历史的厚重积淀,现了白河人民“三苦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风貌。

《水色白河》具有厚重的历史和民俗底色。从白河移民源起,以四代白河人家的生活变迁为主线,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反应了大的时代背景历史变革,串外来移民、市井风情、农耕生活、汉水文化三苦精神本土民俗风情以舞蹈、民歌、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结合现代舞美设计,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展现白河这片热土上,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用双手创造幸福的理想与追求。大到舞台设计,小到服装道具,都体现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汉水风情。观看该剧,犹如欣赏徐徐展开的画卷,让人领略时代变迁尤其是白河之美,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在第一章“家在何方”中,我们看到一支衣衫褴褛的移民队伍在缓慢地艰难行进。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透出一线亮光,微弱而沉重。蜿蜒的道路上,乡民有人背负沉重的包袱,拖儿带女;有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有人搀着老,举步艰难;有人推着吱嘎作响的木车满载的家当。从肢体语言和舞台呈现,观众可以感知到路途艰难他们走过荒芜的田野,走过险象环生的滩涂曾渡船过江,闯过幽深的峡谷和惊涛骇浪的江河,一路风霜雨雪把他们锻打成顽强的种子他们坚信自己不管是在大邑通途,还是在寒山瘦水僻壤边寨,都能扎根生存,直至根深叶茂。移民抵达的秦楚边陲,山大沟深人烟稀少,却也气候温润,资源丰饶。村庄炊烟袅袅,鸟儿嬉戏,牛儿打滚。他们在此定居,开荒辟地、纺线织布、洗衣做饭、读书识字,建设新家园、开启新生活。

今天的安康人,大部分是湖南、广东等地外来移民的后裔,白河自然也不例外。从舞台上我们看到,先辈们筚路蓝缕、战天斗地的身影,是那么坚韧和刚毅,他们不畏艰难,崇礼厚德,热爱生活,因而能在那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焕发出乐安天命顺应自然的豁达心性,并在苦难中竭力昂起头来,向阳而生因而能在贫瘠的土地上修建石坎坎、打造金婉婉,有了闻名全国的“三苦精神”,能削平狮子山造出新城,有了震古烁今的山乡巨变。厚重的底色,将今天的白河名片衬托得分外鲜亮。

《水色白河》既有记忆中白河坊隅巷陌、温泉古井的旧梦,又有高端文玩绿松石,以及特产春燕茶、木瓜酒……如何将本地人文历史最鲜亮的、最好的、民俗性最强的东西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搬上舞台,并非易事良好的舞台效果,证明编剧、导演等各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编剧想象的故事画面在舞台上得到形象呈现。在第一篇章中我们看到,一台绣架立在雕花的木门前,卷绷的绣布上是绣了一半的蝶恋花。母亲坐在绣架前,一针一线耐心地做着示范。女儿到绣架前学绣,一不小心扎了手,娇憨撅起嘴,跟娘诉苦。娘嗔怪地点拨女儿,温柔引导。女儿静下心认真起绣……道具和演员的一系列动作、表情,让人联想到如今白河年轻女子刘昭艳的刺绣作品《母亲》能获得第六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是有渊源和来由的。

如果舞台两边能将唱词、对白配上字幕,观众看得就更明白了,演出效果会更好

原载《文旅白河》2022年9月7日、《秦风楚韵》2022年第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