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曾德强
作家曾德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18
  • 关注人气: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德强随笔:《走进农村敬老院》

(2022-12-30 16:51:58)
标签:

民生

分类: 文学

走进农村敬老院

曾德强

 

慈善文化采风,让我走进了紫阳农村敬老院、失能特困人员护理中心、慈善幸福家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建设中的硒康颐谷医养综合体。耳闻目睹,感触良多。

敬老院作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紫阳县20世纪50年代就曾出现过,是芭蕉敬老院,那时国家百废待兴,贫穷落后,这么一所敬老院还是苏联援建项目呢。规模小,设施简陋,院民和工作人员少,其保障服务水平可想而知。十几年前在各乡镇开始新建敬老院时,全县只有一所福利院,仅收住十几个孤儿和城镇五保老人,农村五保老人未能得到集中供养。现在真正是鸟枪换炮,不可同日而语了。全县已建成养老机构173所,其中公办农村敬老院17所。

在蒿坪镇敬老院,我们看到,树木蓊郁,花草争艳,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厨房、餐厅、办公室、活动室、会议室、医疗室都是标准化的;公寓式套房里,设有综合橱柜、洗手间;娱乐休闲、医疗康复配套设施齐全;居室、卫生间、浴室、楼梯扶手等设施符合人性化设计。宽大、整洁的活动室里,院民们正在观看电视节目,一个个穿戴整洁,面部表情多是开心和满足的。据院长介绍,蒿坪镇敬老院拥有120个床位,入住老人111人,管理人员13名。管理人员又是服务员,为老人们洗头、洗澡、梳头等“伺候人”的活儿属分内之事。按每周食谱调剂生活,每日三餐,四菜一汤。建有院民档案,实行等级护理。

紧邻蒿坪镇敬老院的紫阳县失能特困人员护理中心,可视为“升级版”的更高档次的敬老院(住有少量中青年失能特困人员),不仅要保障入住人员的吃、穿、住、医、葬(五保),还有身体康复、精神抚慰等方面的服务。它是紫阳县民政局将民政供养的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管理通过市场招标,引入第三方运营管理的试点,启用运营已两年,在住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130人。且不说每个房间安装有电视、空调、昼夜供应的热水系统等硬件设施,仅医务室用房就是300平方米,达到四室分离、医废用房规范独立、污水处理设施齐全的标准。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为集中供养失能特困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医、养、护服务,住在这里的失能特困人员,虽然存在亲情缺乏等实际问题,但是都受到公平周到的照护。我看到,工作人员为那些“可怜的人”推轮椅、喂香蕉、擦口水、更换被褥……是那样专业、细致、耐烦。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受到尊重,都有尊严地生活着。中心负责人魏龙江说:“虽然地方财政拨款标准低,远远入不敷出,但是我所在的安康市康复托养中心,要竭尽全力办成政府购买服务的成功样板。”

城关镇敬老院是紫阳县规模最大的敬老院,生活区总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两栋框架结构宿舍楼,设有餐厅、医务室、阅览室、办公室、活动室等配套设施,宿舍用房有独立卫生间、衣柜,室外环境也绿化得很漂亮。敬老院是政府所办,但也不能全靠政府,还得借用外力,努力创收。管理人员经常接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慰问,利用周边土地,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特困老人参加室外活动,养猪、种地。他们的近期目标是创建四星敬老院,把城关镇敬老院办成院民“老有所靠、老有所养、老有所托、老有所乐”的最佳乐园。

毋庸讳言,敬老院里的院民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困难人群,考察我国民生的改善和养老事业的进步,这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参观、考察、体验、感受,让我们看到了五保老人和失能特困人员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和体面生活,看到了党的惠民政策贯彻落实的现状,感受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和民生的巨大改善,也知道了紫阳县委县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慈善协会付出的努力,以及爱心企业的远见卓识和对医养结合、康养事业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和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