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以安书评:《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与担当》

(2022-07-25 19:41:10)
标签:

评论

《巨变》

分类: 文学

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担当

蒲以安

 

报告文学作家曾德强先生在职业生涯中,始终自觉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真实记录社会进步,报道发展成就,讴歌时代英雄,弘扬社会正气。无论是前些年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阳晨崛起之谜》《路在脚上》,还是新作《巨变》,都体现着一个党员作家的责任担当。 

曾德强的责任担当不仅体现在创作的自觉及时性,更体现在作品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和社会导向性。他善于发现典型题材,又总是及时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在尊重文学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善于挖掘典型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当欣赏整部作品之后,留给读者的是蓬勃的力量,是人们普遍崇尚的价值观。赏析《巨变》,便可见一斑。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紫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紫阳县实现脱贫,既是前所未有的“国恩浩荡”,也是省、市、县、镇党委政府、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战的结果,无论是资金投入、政策措施,还是艰难决战、成就和荣誉都是前所未有的,值得大书特书。曾德强非常重视这一题材,仅仅半年时间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巨变》把紫阳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报告给当代,留存给未来。

热情报告紫阳脱贫攻坚的成绩。作者从省政府批复同意紫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系列这一振奋人心的惊喜入手,用总分法报告了紫阳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接此用“淋雨的翅膀”“艰难的决战”“辉煌的成就”“空前的荣誉”四节具体展现紫阳深度贫困的基础、各级政府的决策实施、取得成就的具体数据;在全国全省产生的影响、获得的表彰。作者用激情与简约的语言和连串的数据,把紫阳的民生巨变展现得畅快淋漓,令人激动,令人鼓舞,令人骄傲。 

讲好紫阳脱贫攻坚的故事。作者用934节讲述了紫阳许多脱贫攻坚的故事,从移民迁建到社区设施建设,从招商引资到社区就业,从水泥路入户到旅游业的发展,从产业的升级到产业的融合,从就业培训到政府、企业、劳动力三位一体的“紫阳模式”的影响,从教育扶贫到教育脱贫,从电商孵化到农产品外销,从百企帮扶到农产品开发,从“五个一机制”“五师共管”的医疗卫生格局到人人病有所医,从文明乡风建设到补齐“精神短板”,从争取上级帮扶到苏陕合作支援......作品中每一个故事都曲折动人,每一个人都平凡而伟大;既写出了紫阳人民艰辛的努力、艰难的探索,又记录了干群的智慧和宝贵的经验,既给予读者设身处地的感受,又给予读者以可敬可学的精神力量

刻画一批英雄模范群像。作者用“贡献者群雕”和“奋进者素描”两章,集中描写了18名扶贫和脱贫典型人物。其中在“贡献者群雕”一章报道了陈威强、璩华、罗孝明、赵功习4名在脱贫攻坚中献出生命的英雄人物和秦宗道、哈红梨、郑永友、肖宝、张晓红等5名典型的功勋人物,他们有的是乡镇基层干部,有的是机关派出的扶贫干部,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中,把自身能力和智慧发挥到极致,甚至突破生命极限,每一个人的事迹都令人感动,人格令人敬仰。

“奋进者素描”一章中,作者报道了9名脱贫致富带头人,他们有的是贫穷至极仍致力于培养子女的典型,有的是身残志坚的自强标兵,有的是传统小本经营的典型......正是由于这些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的有志者的努力,减轻了政府脱贫攻坚的压力,加快了脱贫的进展。 

作家的“三观”决定创作的价值取向。在和平年代,不少作家苦于没有感动作者的好题材,因此出不了好作品,但曾德强总是更多地看到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和奋发进取,不断创造着奇迹,他有责任去记录和宣传这些社会正能量,因此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和大纪实无不体现着自己的责任担当。

(原载《安康日报.文化周末》2022年7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