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柿子,我写过不少场景。


那时写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家里的那棵大柿子树却早随着城市的大拆迁而粉身碎骨了。这几年来,每到寒露时节,我和先生就碎碎念表达满腔的遗憾。然后,想着法满足吃柿子的愿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国庆回家,欣闻婆婆的好友家的隔壁院子里有一棵无人打理的柿子树,硕果累累。在阿姨的示意之下,我和先生带着小侄女扛着梯子,爬到了平房的屋顶。那棵柿子树就在那里等着我们。什么叫狂喜?那一刻见到这满树通红的瞬间情感就是。啥也别说了,开摘!我们没带篮子什么的工具上来,这可怎么办呢?于是脱掉外套,几次打结,来吧,装满!小侄女也开心的很,爬梯子哎,登楼顶哎,摘果实哎,这些事情对小小的人儿而言都像大大的冒险。我一直护着她,陪着她摘了一个最漂亮的柿子。回到家,给她做了个小灯笼:
提着这火红的小灯笼,就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学过的课文《小桔灯》,想起那最后的话语:我们大家都好了!
“好了”,这是多么朴素的愿景。吃好了,穿好了,心情好了,日子好了……所谓的好,大抵祈盼的就是“平安顺遂”。风浪来了,我们能做弄潮儿,但更愿常有风平浪静;黑暗来了,我们能点亮心灯,但更愿常见花好月圆;苦痛来了,我们能咬紧牙关熬过去,但更愿能笑口常开……
“好了”,这并不是难以抵达的彼岸。很多时候的不好是因为自己想不开,而转换一下思路,就能有柳暗花明的惊喜。这便是绘本《砸吧爷爷的柿子树》教给孩子们的人生智慧:
咂吧爷爷有一棵柿子树,结出的柿子特别甜。但是呢,他是个小气鬼,不舍得把柿子分给别人,而是把柿子蒂、叶子和树枝送邻居哎呀奶奶。奇怪的是,每次哎呀奶奶都高高兴兴地接受,并很快想出各种有趣的玩法。听到从隔壁院子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咂吧爷爷却越来越害怕,他怕大家来要更多的柿子蒂、叶子和树枝。于是,就不停的折啊、砍啊……等到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柿子树已经被砍得只剩个树墩了。他傻眼了!

现在怎么办啊?这时哎呀奶奶的一句话提醒了他:

大家吃了好多好多咂吧爷爷的甜甜的柿子,并且把籽儿撒到了四面八方。

这一幕,多么像绘本《花婆婆》里的场景呢:
越分享,越快乐。千金散尽也许不会复来,但幸福一定来敲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就这样,我们大家都会“好了”。
那么,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就一起来画一幅与柿子有关的国画吧。我的好友燕梅老师在一次公益活动中这样介绍柿子的寓意:
两个柿子放在一起叫“好事成双”,柿子与如意一起叫“事事如意”,四个柿子放在一起叫做“四世同堂”,柿子和苹果在一起叫“事事平安”、“世世平安”,柿子与白菜放在一起又被叫做“世世清白”。
然后,她带着孩子们一起赏画,画画。你看,这些作品都是多么美好的祝福:
你是不是也心动了?那一起来画吧:
一笔,一划,都勾勒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始终保持热爱吧,我们大家都在“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