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点“空”(高中家教纪实02)

(2023-09-26 11:34:24)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远行记
留点“空”(高中家教纪实02)

这周二晚上,思远说要订正很多作业,需要用手机。于是顺理成章地从我手中顺走了我的手机,然后在那悠哉悠哉地搞学习。真的在一门心思订正作业吗?当然不是,他的主要心思放在看QQ了。
手机对于现在的思远而言是无比重要的第二社交世界,甚至比这个真实的世界还要来的重要。在真实世界里,他和同学朋友们受限于课堂规则、校内自由时间缺乏、空间距离遥远等现实,并不能畅快尽兴地交流。而在QQ里,简直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乐不思关机啊。虽然老师们都在家长会上反复强调要严格把控手机的使用,但是在家庭层面的实际操作中,怎能完全做到除了与学业有关不给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即使需要使用电子产品也要在孩子身边监督?
  做不到与我的经历有关。 我家家教很严,我爸妈对我从小到大交朋友其实是有个看上去松其实很紧的把控,对于晚上回家的时间执行要求很严,对于外出和朋友们玩耍的询问很细,所以,在读大学之前,我都是除了上晚自习之外,我都是晚上8点半前到家、周末外出报备、所有好友都让爸妈见过的乖乖女。但,这其实只是我爸妈以为的乖乖。在那个安装固定电话都是奢侈的年代,老师和家长之间更没有在线交流软件,所以,在老师的宽厚下,我其实做了很多“坏”事。最夸张的就是在高四那一年,在每个周二的下午,有两节语文连堂课,就是做题。我也不知当时是怎么天高地厚的,有些时候,在天气不错的那个下午,我就公然翘课,然后骑着自行车东行十八里路,去找一个不上学的朋友玩。我现在都不知道在我们都没有移动通讯的情况下,在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农村,我第一次是怎么找到他家的。但反正是找到了。然后,我们就会去田野里散步,说着无数的废话,看天色变幻,渐至天黑。在他家吃完饭,算着时间,他就陪我骑车回县城,在刚好是放了晚自习的时间到了家门口。这样的事做的有好几回,我爸妈都不知道。
   如果当年爸妈知道这些事会怎样?他们大概会自以为是的拦着我:不要和一个辍学生在一起玩;不要逃学做个坏学生;不要把考大学不当回事;不要早恋……那又怎么会发生下面这些事呢?在我高二最抑郁的时候,他带着三毛的书和一群朋友走近我;在我高四最煎熬的时候,他带着我走着田埂放松自己;在我大学最孤独的时候,他从不知哪里见了世界回来见我;在我想回老家做点公益的时候,他就着手做起来坚持到如今;在我做教育很困惑的时候,他给我提供了另一种活法样本——总而言之,从16岁到46岁,他都是我真正的朋友,他让我对生活多了热爱和想象力,从而更加蓬勃。
  友情、自由、勇敢,这些都是青春期甚至一生的渴望。谁被赋予了权利能去剥夺呢?谁有自信说没有这些也可以成长得很好呢?
  反正我没有。
  那就留一点没有被监管的空,才有能够呼吸的洞,能够舒展的出路。
  所以,明知道他拿着我的手机在一心二用的时候,我选择了去睡觉。那晚大概到了12点,他走到我床边,把手机轻轻放下。第二天晚上他故技重施。第三天也就是昨天他说:今晚没有作业要订正了。于是,晚上手机使用权又归我了。
 他其实是有一个自己的手机的。只不过,最先的那个前些日子在问题情境下被砸碎了,现在这个委实有点太老了,跑得有点慢。当然主要还是因为那个手机是和我们制定了使用规则的,他要是想自由使用,就得用点别的心思和手段。比如安装个什么万能秘钥啊,比如半夜里偷着去拿手机啊。他不想再因为违法规则而失去一部手机的拥有权了,哪怕那是一部老旧的手机。
  怎么还会给他一部手机的呢?在那么那么生气之后,在砸坏了一部手机之后,为什么还要给他呢?这就是我们留给大家的那个“空”。
  不给他手机,他的内心里会有很大的绝望感。他会恐惧自己被同学们抛弃,当无法参与到大家的聊天中;他会觉得自己被同学嘲笑,居然连手机都没有;他会憎恨父母的强烈的控制;他会憎恨自己无法摆脱这种控制,或者做点什么来摆脱这种控制——摆烂其实就是常见的一种,不一定非得死极端的那种。
  不给他手机是为了让他绝望、恐惧乃至摆烂吗?肯定不是。所以,得留个空,让他看见父母和他起冲突的根本是与“规则”有关的,而不是与手机本身有关的;让他看见父母是理解他的,爱的关系是稳定的;让他感受到自己只要情绪稳定,就有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面对其他问题也能做个情绪稳定的人。
  这个“空”, 给儿子留下了,也就给我们这两个做爹娘的留下了。
  当我们监督(监视)儿子的时候,我们好过吗?不,一点读不好过。没有去看他在做什么的时候,焦虑;假想他可能在做什么的时候,烦躁;小心翼翼去看他做什么的时候,担心被发现;光明正大去看他做什么的时候,还希望自己被理解——切,就是“做父母的不信任孩子,还认为自己是很尊重孩子”的那种心态。于是,一直是紧绷的,随时准备战斗的,当然,也确实很容易遇到冲突。
  谁希望是被监视的那个呢?被监视的内涵就是“你不值得信任”。孩子就是这么个孩子,哪怕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而没有怎么做是理亏的,他都还是希望父母高度认可他。“这个世界,这段人生中,会有很多人在很多时候用各种方式管教、管理、管制我,我只是希望有人能无条件爱我。”这是我某一天骑车时突然自言自语说出来的一句话。说出这句话的瞬间,我感恩“顿悟”。
 干嘛这样严防死守的啊。他是我们的孩子,又不是我们家的囚犯。家是港湾,是暖床,从来不是监狱。我们是父母,是退路,是靠山,也不该是典狱长。留点空吧,那是一种长长久久的信任,是对孩子这一生哪怕走得歪歪斜斜也能走得明明郎朗的信心,是对孩子有能力让自己成为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我成长的一个人的信心,是对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能量不断去探索尝试调整改变突破的信心。
  这样,当孩子们撒点谎的时候,悄悄拿点钱的时候,往游戏里充点钱的时候,半夜里还在熬夜玩的时候,吃了垃圾食品的时候,做了很过分的事情的时候……给彼此留点空,试试装作不知道;给发火留点空,不要说很伤人的话;给解决问题留点空,别把路全部堵死。
 愿我们都能有呼吸感的舒展的活着,就像每一株扎根大地、枝繁叶茂的大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