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吃,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没什么问题是吃一顿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你看,就这么简单,乐观!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那么,咱们和合读书会的第一场活动就从食物入手。
既然在合肥做活动,那一定要用咱们本土出版集团的作品喽。安少儿的这套食育绘本当仁不让,又接地气,又妙趣好玩,每一本都让人爱不释手。
选哪一本来做呢?现场能让孩子们发动五觉去参与的,能当场制作的,除了之前做过的《爱幻想的地瓜》,就是《馒头和包子》了。哪个孩子能没吃过这两种食物呢?一定有话说。带个面团就能玩,孩子们肯定喜欢。于是,3月12日上午十点半,开讲:
暖场:播放儿歌《蒸馒头》。孩子天然地喜欢音乐,听到声音他们就会慢慢聚来。选的歌曲又都是与主题有关的,也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情境。
热身:讨论馒头和包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是白色的;都是用面粉做的;都很好吃;都是食物;都甜甜的……
——不同点:馒头是方形的,包子是圆形的;包子有褶子,馒头没有;包子有馅,馒头没有;馒头是硬的,包子是软的……
入题:讲得全对,那你一定能认出封面上的包子和馒头各自是哪一个啦:
不过,它们和我们常见的馒头和包子有什么不同?是的,它们有了胳膊、腿,有眼睛、嘴巴、鼻子。所以啊,这本绘本是用拟人的方法,展开想象来创作的。再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出了什么?
——包子很神气,穿个披风,像个将军;
——包子很开心,嘴巴张得大大的;
——馒头小小的,是个平民;
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包子对馒头说自己是贵族,它瞧不起肚子里只有一团面粉的馒头,还找来了很多亲戚一起pk。一天,即将远征的国王要在全国选拔御前侍从,馒头、包子和它们的亲戚都去竞技场一决高下。包子没想到,最后是馒头赢了。这下彻底骄傲不起来了。
那天早上,我去早饭摊买了几种食物:包子,馒头,花卷,烧麦……在现场,它们不时出镜。孩子们去闻,去吃,去摸,去摔,用自己的体验对应着绘本创作者的奇思妙想。
这本书讲了一个道理,关于做人要实在的道理。但是在这场读书会中,我们并没有据此生发讨论。点到即播种,这个故事已经把这个道理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以后它会跟着孩子们的成长经历一起成长的。
延展活动:书读完了,
咱们的读书会可没有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关于生命的这三问,其实适用于一切认识一切生命。关于食物,很多时候我们都习以为常以为它就是自然而然那样子,其实,不是。比如,馒头和包子的来处。
麦苗、麦穗、麦仁,面粉,面团,这些都被我带到了现场,我们一一触摸,认知。有的孩子看到麦穗说:啊,我想吃米饭了。你看,生命教育多重要。
最后,我们开展了劳动教育——做花馍馍。子墨妈妈带了三种彩色面团:菠菜汁做的绿色面团,火龙果汁做的红色面团,胡萝卜汁做的粉色面团。还手把手的教我们做花馍馍,做包子,做玫瑰花饺子。来看看我们的作品吧:



人间烟火气,最抚世人心。和亲爱的人们一起聊天,手作,一起开怀,人间因而值得。阅读因而有了比读本身更大的价值。
在这场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义工和家长们纷纷发圈,感慨绘本原来还可以这么读,这么用:
每一本绘本都不只是一个故事,更有各种生发的可能。儿童公益读书会既是送给孩子的阅读活动,也是展示给家长的亲子共读示范。玩转绘本,无限创意,悦读悦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