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拉祜族、瑶族,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聚集在一个班,读汉字书,上中文课,如同在学习一门外语,对他们而言,汉字是那么难学。可是,汉字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字啊,它们都有来历,自成故事。《三十六个字》就是这样一本用字画出来的书,就是这样一个用字讲出来的故事。
第三场跨越线上读书会和孩子们共读这本书:
这次我们用《生僻字》这首歌暖场。孩子们不会唱,也学不会那么拗口的字,但通过反复的播放观看,我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这种骄傲:“我们中国的汉字
, 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 ,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 现在全世界各地 ,
到处有中国字, 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 ……”
故事很好玩,当他们知道了原来这些图对应着一个个汉字后,我就更多地去表达故事内容,讲生动一些,讲慢一些,带领他们去感受汉字的来历、变形的方法:
书读完了,读书会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还有两件事——
1、当堂任务:重温36个字。
给他们每个人都印制了一张作业纸,我们回忆着去把那些象形字还原成汉字本字。

2、课后完成:自创象形字,自编故事。
不仅汉字有象形字,东巴文和水书也是象形字。象形不仅可以造字,也可以组词。象形艺术在今天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创、文宣中。比如奥运会的运动项目图标设计。我们也坚信,在孩子们的心中都藏着星辰大海,他们也能用象形字写出故事。
他们确实做到了。笑书妈妈(况老师)用了不晓得多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创作,陪着他们画,听着他们说,最终有了文章开头视频中的作品。那其实只是一小部分作品,其余作品是这样的:



在他们创作的时候,笑书妈妈拍了他们的照片,阳光,少年,瞬间动人,我于是发了一个朋友圈:
这样的美好,值得双向奔赴,不是吗?10月16日,第四场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