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白露(lù loù ) 至。露(lù loù )点到,白露(lù loù )凝。这个时节早晚凉,小朋友夜里睡觉一定要盖好被子,不能露(lù loù )出小肚皮了,一旦裸露(lù loù )在外就很容易生病,正所谓“白露(lù loù )不露(lù loù )”。
秋水同学真想仰天长啸:天啊,放过我吧!我是水,露也是水,一家人,何必这样互相为难呢!
吭哧赖歪地做完第一题,第二题“同音字填空”来了:
1、【loù 】 白露时节雨少了,云也少了,蓝天_________出笑脸;但是在巴山等地,常是“夜雨涨秋池”,那里的天好像被捅了一个窟窿,___________水了!
2、【yàn】
白露一到,大_______从度夏地飞来,小_________向越冬地飞去。他们都是候鸟,南来北往,只邂逅于白露时节。
嗯,这道题好像不算难。秋水同学答好题,可怜巴巴地看着老师:最后一道题,请您手下留情!
秋老师微微一笑,摸了摸秋水的脑袋:“好孩子,不要怕,请看题!”
这第三题一打开,旁听的白云同学吓得一溜烟跑了,看热闹的大树先生直摇头:“太难为孩子了!”
只见题目这样写着——
请从感情色彩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1、温度降低,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就只好“变态”了,由气态变为液态,有的成了雾,有的成了露,有的成了霜。
2、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天空愈发旷远,秋山秋水明净,白露真是一个“清高”的节气啊。
秋水同学这时倒是沉静下来了,绞尽脑汁在思考:
秋老师说过,语文是一门美好的学科,传递真善美。嗯,所以啊,这两个词一定是好词,那就是贬词褒用嘛。那这两个词什么意思呢?秋老师教过我们“拆字法”解释词语。那么“变态”就是改变形态,这里形容水汽的多变,生动幽默;“清高”就是清澈高远,这里用来形容秋天天空的美丽,生动形象。
秋老师站在她的身后,看着秋水同学一字一字地写出答案,露出欣慰的笑容:孺子可教,嗯嗯,是不是要来一道附加题呢?
秋水同学打了个寒颤: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呢?莫非——
“秋水,请说出至少三句含‘露’的诗句。”
好吧,好吧,秋水同学拼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大树先生鼓起了掌:“厉害,厉害!”白云同学不知何时又回来了,高兴得红了脸:“佩服,佩服!”秋水不好意思起来:“哪里,哪里!”
秋老师大手一挥:“过关!”
一阵秋风起,一轮明月出。一切,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