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著永不过时——谈《海底两万里》的主旨

(2020-05-03 15:55:20)
标签:

教育

阅读

分类: 读书笔记
名著永不过时——谈《海底两万里》的主旨    “科幻小说描写科技发展的后果······探索人类和人类的价值。它需要更多的工作,更敏锐的洞察,更优秀的作品······它是探索感情和心理的工具。”
                                                            ——麦克因泰尔 

      《海底两万里》描写的是一场历时十个月、行程两万里的海底探险之旅。海洋是这部小说的舞台,尼摩船长则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从这两个角度入手,我们将能全面把握这部科幻小说的主旨。

       人类从来不缺少想象,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时至今日仍是如此。我们不断延展着伸向外太空的触角,不断挖掘着地球内部的秘密,从火星探测仪,到地磁检测卫星,对未知的好奇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科幻小说的主要描写内容。《海底两万里》正是展现了当时的人们对海洋世界的好奇,通过想象构建了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这种好奇与探索,是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内核,:《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横穿美洲大陆)、《地心游记》、《神秘岛》(荒岛求生)、《气球上的五星期》(乘气球探险非洲)、《八十天环游地球》、《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探索,是科幻小说重要的主题之一。
      在这个探索海洋世界的过程中,凡尔纳也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正是科幻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看到现实生活中科技发展牺牲人类生存环境的例子比比皆是,南极臭氧层问题、大气污染问题、电磁波辐射问题等等一直困扰着人类。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早在两百年前就发出了先知者的呼吁,这是这部科幻小说拥有持久魅力的原因之一。
      
      人,始终是探索之旅的核心。在探索中,品质影响过程,也决定结局。《海底两万里》向读者展示了海底生物世界的奇妙,更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如南极被困、人鲨搏击、章鱼大战等,这些内容也成了书中最吸引人的情节。在这些情节中,我们看到了几位角色共同展现了勇气、拼搏、沉着、坚韧、智慧、博爱等品质,看到了不屈服于现实困境的精神,敢于冲破一切苦难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信心。这些美好的品质,是包含科幻小说在内的文学作品反复呈现的价值追求。在当代优秀的科幻电影中,我们也都能看到这些人格的复现:《蜘蛛侠》的主人公秉承“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信念,锄强扶弱;《钢铁侠》的主人公面对死亡和强权,用智慧延续生命,用战斗维护信念;《第五元素》的主人公不惧邪恶力量,用爱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
      主角尼摩船长则在这些品质之外呈现出更深刻的形象。文中尼摩船长有很多表明三观的语言——他对大海的赞美:“大海是安宁的最高境界。大海不属于任何暴君。在海面上,暴君们依然可以滥用权力,互相争斗,互相撕咬,他们把陆地上的一切暴行带到海上。但是,在海平面三十米以下,他们的权力鞭长莫及,他们的影响消失了,他们的势力荡然无存。啊!先生,要活,就到海里来生活吧。只有在海里才能独立自主!在海里,我没有主人!在海里,我自由自在!”他救下采珠人后说:“这个印度人是被压迫国家的居民,教授先生,我只要一息尚存,就依然站在被压迫国家一边!”他决定复仇时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在这些充满感情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燃烧在尼摩船长心中的烈火,也感受到了它内心中深藏的痛苦和希望。正体现了H·L·戈尔德的观点:“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科幻小说那样,尖锐地揭示人们的理想、希望、恐惧以及对时代的内心压抑和紧张感。”尼摩船长既是隐士,也是战士,既出世,又入世,既追求个体的自由,也追求社会正义感,既体现出个人英雄主义,也表现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大多数优秀的科幻小说都是这样,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利用对未来和过去的想象,探索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揭示着社会变化和人与人的关系 。
 
      永恒的主题,才成就了永不过时的名著。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套用凡尔纳小说的特点来阅读大多数科幻作品:
      1、“科学乐观主义”精神,即认为“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有了科学,  未来的世界将更加精彩”。
      2、“哲理小说”实质,即思考和回答“科学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要追求的是怎样的未来?”,充满了对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关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