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心影相随——盘点我的2024
(2024-12-25 22:09:57)
标签:
教育随笔 |
分类: 人生感悟 |
人生如旅,苦乐随行。收起往日的任性倔强,学着适当的放开胸怀,少些猜疑多点理解,少些埋怨多点心宽,习惯默默守候,珍惜当下幸福。回味曾经的刻骨铭心,怀念那些情不自禁的怦然心动,无论是精彩抑或平淡,无论是今朝还是过往,都风雨兼程,不离不弃。心动一时,深情一程,长情一生。
冬寒春将近,腊梅满园香。随着寒气的不断逼近,2024年也即将接近尾声。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眸又是一年。回想这一年的种种,有过惆怅,有过释然,有过心酸,有过温暖。留不住岁月匆匆,2024是拼搏的一年,是奋斗的一年,当然也是有收获的一年。颇多感触置于笔下,用心去体悟每一段铭心的经历。
【坚定政治信念】
在这一年中,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按时参加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党课学习、每学期党员团建活动。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面领会会议精神,使命在肩,责任于心。根据党总支安排,观看红色电影,前往犍为、乐山等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聆听红色历史,了解犍为地下矿井的发展历程,筑牢思想根基;用实际行动践行育人初心。
【专注个人发展】
3月下旬收到市上要组织骨干教师课堂展评的通知,虽年岁渐长,但还是想着去尝试一下,一是增长见识,二则挑战自我。从区上初选,到市上复赛,再到市级决赛,每筹备10天,就展示一场,从微课到现场课,都是讲同一个课题《功率》,从个人到团队,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到市级课堂展评环节,这样的结果对我来说已经超过预期的目标。见得少就知晓得少,经历不多展示出来就不是那么自然,最终在市级展评环节中只落得个二等奖的成绩。努力过,彷徨过,挣扎过,拼搏过。与此同时,区上组织了一个初中物理教学技能比赛,基于完成任务的初衷,更是一份对教育的热情,又一次踏上了比赛之路,从片区赛到决赛,最终取得了区三等奖,还获得了一个区级公开课《杠杆》的证书。想到以前上的区级公开课是指定项目,现在是竞争项目,不逼自己一次,那就只有原地踏步以致退步。
通过之前的市级展评之路,我把我的《功率》一课教学设计梳理成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span>功率>教学设计》,但因为文中的部分内容过于生硬分类,导致也只得了市三等奖的成绩,我想如果再加完善,我应该还可以呈现得更好一点。作品《4.3平面镜成像》在2024年乐山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作品《测量滑动摩擦力》在四川省2024年中小学科学类课程创新实验展评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至此这是今年教学工作中所有的收获。有时候觉得,要适当“脸厚”,如果不去尝试,就不会知晓自己的短板所在。原来,热情一直都在。
外出参加2024年乐山市初三物理复习研讨会,和几位同行一同参加了11月初为期两天的《巴蜀新课堂》(初中物理)研讨会,前往天府四中陪同同事参加乐山、成都联合教研会,近一个月的陪伴,反复打磨,一路前行,见证了比自己厉害得多的同仁都还在使劲努力,想想自己,又怎可以随意躺平。边看边听,边学边思,走出去才有东西带回来。既然选择了教书这条路,那就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
和组内教师合作,开展《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课程实施研究》课题研究,已于今年9月顺利立项,即将在来年的一月份举行开题论证会。
【落实课堂教学】
上学期八年级主要涉及力学部分,虽上了多年,但对于八年级而言还是新手。如何在教学中加入恰当的实验,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家的潜意识里,物理课如果没有实验就缺少了灵魂,以实验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用实验推动知识的内化。花了很多时间,也思考了许多,唯一遗憾的是孩子们没有取得期望中的成绩。看来,需要学习的还太多太多。
下半年九年级,首次施行分层走班。是大胆尝试,也是另辟蹊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准备行政班的授课,还要准备走班时段的授课,而且还要跟其他学科一样上早自习。这不仅增大了备课量,也拉长了在校时间。只是时间长了,已习惯了这个模式,原本以为的很忙,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够轻松应对。只希望投入这么多的时间成本,能够用适当的收获来印证。不敢去想象结果,只能努力这个过程。
【融合协同育人】
其实教学并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付出,更需要双向的奔赴。课上有互动,课下有交流。你来我往,才不至于像数学学科中的平行线那样。一再主动要求,加上主动出击,才换来偶尔有学生光顾,不至于门可罗雀。用真心换真意,苦口婆心,真希望孩子们能够用心去领会,用行动为成长助力。
有时候面对学生的问题,哪怕简单也是微笑面对。加强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自信心,这样在教学上才会有幸福感。陪伴孩子的童年不易,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练经历。相信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用心用情去陪伴孩子们的成长,相信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收获。
有时候跟孩子们在一起也很开心,班上有一个孩子总是会提出一些比较有创意的观点,而且也会质疑我的答案,这是好事,这就不得不促使我再去思考原本我已经做好的答案,也为了给学生讲清楚,还得研磨讲的方式。原来,这可能就是我一直期待的双向奔赴。
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春暖花开,守得云开见月明。与生之间,三五成群,探讨知识应用,建立学科联系,挖掘自身潜能,形成个人素养,美哉乐哉。
【强化责任担当】
这一年,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一职。公众号共计推送近300篇稿件,视频号推出12个学校特色活动视频。个人完成学校撰稿30余篇,国家、省、市级稿件发布量共计180余篇,出版乐山广播电视报学校专刊两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期,大力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和优秀事迹。与乐山市中医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启发展新征程,助力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养成。
还负责学校全国教师信息系统的管理,职称评聘的相关工作,以及一些大型活动的撰稿拍照,第一次担任签约仪式的活动主持,心中忐忑不安,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承蒙教育局领导信任,协助教育局办公室运营嘉州教育公众号,既是历练,也是成长。从中学到了很多,什么可以说,什么要回避,什么要大事宣扬,什么要扬长避短。
很难想象,从2020年初开始做公众号,至今已经整整五年。从一个单纯的理科生,到从事文字工作这么多年,很难想象一路走来的艰辛曲折。回想曾经经历的种种,太多不为人知的心酸经历浮现在脑海里。大多数时候都在电脑旁,审稿、选片、编辑、排版,一遍遍地阅读,一次次地修改,时长不限,但精力有限,有时候做一篇稿件不知不觉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有时候加班加点到深夜,无数次的陪伴电脑,无数次的不断打磨,落得腰酸背痛,不过都挺过来了。现在对我来说,虽然还是需要劳精费神,但都是可控的,不担心完成不了,只是时间问题。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有一晚参加完一个培训还在回家的路上,就接到了学校领导打来的电话,要求马上着手完成一个材料的上报,回家匆匆吃完饭,赶回学校拿资料盘,又回家打开电脑开始加班,幸得多部门合力,很快就完成收工。
【画外音】
人生如常,欢喜忧愁。这一年,结识了新的朋友,也加深了故友之情。真挚的情谊,胜过千言万语。在时光的缝隙中,怀念那些共处的日子。即便时光荏苒,有些情意也已深深印在心里。有些人会偶尔联系,有些人会珍藏在心底,也有些人只会相伴一程,或忍痛离别,或重归于好;有些人相伴一生。无论如何,都得前行。去往天府四中时,见到了曾经担任研究生论文答辩的评委,他现在已担任 该校副校长。见一面是偶然,能够再见就说明有很深的缘分了,有缘才会再见,是共同的职业导向促成了一见再见。恩师如此,挚友亦是,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不负相遇,不忘想念。
生无所息,斗无所止,向上拔节,不断生长。回望过去,一路披荆斩棘,展望未来,仍需仰望星辰。前路漫漫亦灿灿,往事堪堪亦澜澜。不断自愈,不断治愈,持续反思,持续超越,追梦不止,奋斗不息。
人生路上,有得有失,有笑有泪,有苦有乐,知足常乐。
年终岁末,是终点,亦是起点。
2024,后会无期,2025,请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