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春之行
(2024-02-21 23:00:30)
标签:
it随笔 |
分类: 心情随笔 |
冬欲尽,春将始。随着散学典礼结束,部门工作会整体推进,一学期的教育教学顺利完成。回想这近一个月的经历,历历在目,却又仿若昨天。丰富又充实,脑海里美好画面不断呈现。
1一个特别的总结会
往年是没有这个环节的,这还是第一次在熟悉的同伴面前将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综述。以下是我的发言:
本学期通过公众号推出100余篇稿件,通过视频号展示学校9个大型活动的现场情况。国家级稿件40篇,省级媒体稿件推出60篇,乐山日报、三江都市报共计采稿15篇,乐山广播电视报采稿28篇。督促全体教师完成全国教师信息系统的个人信息更新。由办公室统筹组稿,学校共计出版两期乐山广播电视报专刊。完成学校各类大型活动的拍摄、撰稿、发布,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各类会务。
最后发现,虽说做了许多,每天八点过几分就到学校,一直忙到孩子放学(下午5点,如果有最后一节课就要6点,每天如此,没有例外),但说起来太过平铺直叙,一点没有体现出忙碌,也没让听者体会到艰辛。虽说一学期只推出了100多篇公众号稿件,但每一篇都要经过审稿、编辑、选材,尽可能的体现报道主旨,又要大力塑造学校的社会形象。一篇公众号的稿子要发出来,要通过多次审核,如果仅仅只是需要编辑到还好,可能就是一个小时就能搞定(这要在图片不太多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学校的大型活动、大型迎检都是由我自己拍摄、撰稿,有时候跟一场会议,全程跟踪不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可能是一天,除上课的时候外,有时可能是几天),最后也有可能并没有那么尽人意。说到写稿子,很多人一拿到就头疼,许多同仁告诉我说“真是太佩服我了,一个理科生能够那么迅速的把宣传报道写出来,既及时又深刻。”我想说,我确实很忙,之所以写得那么快,是因为需要就是动力,需要提高效率,想到以前好多时候都是晚上在家里加班,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要在学校的上班时间内把学校的工作完成,以便腾出时间下班后照看自己的孩子。那就需要不停的忙碌,有时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深深感到新闻媒体人的不易。
可以说是24小时上班,全年无休,上班就要备课、改作业,写稿、审核、编辑,与媒体对接,有时还需要指导其他人,有时也需要请教别人,而下班又要开始重新上班。
一篇稿件有时通过公众号推送是一个版本,而发到其他媒体却需要用不同版本,这样,就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修改、润色。这又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又要需要消耗掉一些脑细胞。
俗话说,熟能生巧;常言道,当劳累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了忙碌的日子,也习惯了将心中的苦埋藏,不与人诉说。个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还得负重前行。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好好工作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好好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有工作。
总结会在杯盏交错中顺利完成,开启愉快的假期生活。
2一趟心的归宿
每年放假,都期待着回家陪伴父母。不管路途多远,心中总有牵挂。还好自己选择的是教师职业,有令人羡慕的假期。完成了学校的工作,就收拾好行李,带上孩子,坐上远行的高铁,驶向心中的期望。整个过程玩了10天,回家刚下动车,大姨妈的孙子就来到车站接上我们,去参加大姨妈的大孙女的婚礼。人在人情才在。距离上一次见大姨妈,已经是10年前了,那时候大的孩子才1岁多。孩子们在车上吃了泡面,已经不饿了。到了大姨妈家,已近下午3点,母亲娘家的几个侄儿侄女等着跟我见了面才离去,但大嫂(新娘的妈妈,大姨妈的大儿媳妇)还是给我端了满满的一桌,深受重视,盛情款待,这就成了下午三点吃午饭、5点吃晚饭的特殊个例,从未有过的用餐经历。
在娘家的日子里,幸福太过不言而喻。早上可以任意的睡,反正起床就有的吃,晚上又可以早早的上床,孩子又可以自己玩,也有兄弟帮忙带,我就什么都不用操心,管好自己就行了。
每逢赶场,我都要早早起来,去看父亲卖菜,去吃最爱的油锅子,顺便给父亲煮上一碗热腾腾的肉丝面。
兄弟有了二胖小子,回家天天也是带娃。父亲高兴得很,家里添人了,让我留下来过年,而我又不是很想留下来,毕竟想到回去也玩了那么多天,还是提前回了家。
有时间就常回家看看,没时间就打个电话拉拉家常,无论何种方式,都是陪伴。年过六旬,父亲的头发都快全白了,还在为了生活、子孙不停地劳作,辛苦了大半辈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有尽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吧。
3、大年初一的出行
前往桂花湖亲子乐园已是下午2点,开车花了一个小时,到了目的地,人山人海,孩子的爷爷奶奶在老大的带领下已经先进去了,我也在美团上买了亲子票,却被现场工作人员告知不能使用,不得已就只有退掉。门票只有通过现场和抖音才能顺利使用。折腾了一阵进去的时候就快4点了,玩的项目很多,免费的项目有,收费的项目也有很多,孩子玩得也很尽兴。在二娃的坚持下,我们最后去划了船(玩的唯一的收费项目),才满意地结束了此趟行程,那晚吃了晚饭就已经是晚上10点了。
4、一双特别的鞋子
快要放假的时候,我给二娃买了两双鞋,50元一双。其中一双就带回外婆家去穿了,另外一双是孩子喜欢的,就想着放到大年初一那天穿。等我大年初一那天早上拿出来的时候,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鞋子是一个脚的,只有拿去换,结果去到商场里,另外两只(也是同一只脚的)也卖出去了,销售只好把鞋子给我退了。本以为到此就完结。不料过几天和孩子经过那家店的时候,发现那双鞋又回来了,孩子高兴得很,我们又买回了那双鞋子,失而复得的心情,第二天就穿着去了温江。太戏剧性了。
5、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之前一直都在计划着要带孩子出门一趟,但又实在下不了决心,毕竟假期到处都人多车多。随口说了一句,我们去成都吧,孩子们一拍即合,马上让我买票。坐在前往的高铁上,我都还在想去哪里玩呢,四川科技馆是进不去的,之前没有想过要去,也就没有提前预约。快要下车了,才确定到此行的方案,过后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第一站是成都植物园,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景点,但还是要收门票。住宿也是一个问题,春节假期本来就是旅游旺季,之前看的住宿因为过隧道的时候没有信号,瞬间就被订完,而后面订的房间被孩子们吐槽了很久(没有窗、房间又小),关键收费还贵。
从植物园出来,回到酒店就是下午3点多,我睡了一会,又查看了一下路线,选择乘坐公交去宽窄巷子。人超级多,一路上生怕把孩子弄丢了。不停地找孩子。游客多,成都人民也很热情,不得地引导游客品尝各类特色小吃。
第二天带着孩子打卡了天府广场、春熙路,看了立体大屏、挂在墙上的熊猫,也体验了祝福上墙的功能。本来起床的时候孩子都给我说要吃了晚饭才回去,结果到中午的时候就让我买票回去了,可能确实走累了吧。
高铁、地铁、公交,各类交通工具都有体验,馆子吃了,酒店住了,安全到家,旅途愉快。
6、第一次温江之行
先生此次年会的目的地在温江,去年Mr Feng来的时候也说他现住温江,何不利用此次机会前去看看呢。为了住酒店,孩子们把回老家的行程都取消了,一同跟着他爸去了温江。我们到了酒店,Mr Feng就带着他的孙子来接到我们,期间还出了一个小插曲(手机放在卫生间了,后面为了导航到吃饭的地方,才想起找手机),这一次聚餐距离上一次已经过了好久,从两代人到三代人,从渠县到温江,再一次相聚,再一次重逢。三年寒窗一生情缘,多年不见依旧如故,超越更情深。师娘还是那个样子,在一同吃火锅的过程中,还埋怨我结婚没有通知他们。说到这个事情就是痛点,不过都已经过去。
7、一天单身汉的日子
终于完整地过了一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孩子们这次自发地要回奶奶家去玩两天,我也乐得清闲,就好好地奢侈一回,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干什么就出门去浪,在有限的时间去体验一把疯狂之举。
八九将近,开学在即。无论是次第盛放的花海,还是田间地头的春耕,都是一派欣然景象。难忘的假期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又将奔赴新的征程。
以浪漫之睛,品观时令之变与造物神奇;
以温柔之心,把悦已之事,一件件完成;
以美好研磨美好,为一年的奔波,储备一点盎然的生气与活力。
以遗憾为铺垫,以目标为动力,用心去描绘,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