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1-10-28 19:44:35)
标签:

干存慧

分类: 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天长市广陵小学  干存惠

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课文是一篇记叙文,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课文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先用一句话交代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接着写了“我”在山脚仰望天都峰心里发颤,遇到老爷爷后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然后写“我”手脚并用奋力攀登,终于爬上峰顶,最后写在峰顶上与老爷爷相互致谢。课文第2—7自然段,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了的过程清楚地写了出来。这是学生学习如何按一定顺序写一件事和怎样把事情过程写清楚的范例。

教学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9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写“级”和“攀”两个字。

2.理清课文写作顺序,明白课文怎么把一件事写清楚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性田字格

一、激趣揭题,引入新课

1.播放天都峰的视频,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写好课题。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占有相当的比重,在板书课题和读题的过程中贯穿识字写字和朗读的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检查预习,过字词关

1.认读词语

相信  照相  铁链  鲫鱼  辫子  分辨  辩论  猴子  诸侯  时候

2.读好带语气词“哩”的句子。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3.字理识字。

颤:本义为头摇摆不定,故引申为颤动之颤。

攀:字形像两只向外的手,攀援时两手向外。本义指手抓住可依附的东西向上爬。

【设计理念:检查预习时在词语朗读、字理认识、语境识字上进行分类指导,引导学生用扩词、了解字理、抓住形声字的构字方法理解词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

三、自读课文,梳理内容

默读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师生交流。

【设计理念:梳理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通过出示记叙文六要素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本内容,并引导关注写作顺序。】

四、品词酌句,知晓心理

1.读好句子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谁来试着读一读?读出害怕与担心。

2.研读“爬山前”的对话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他们俩在对话时都有可能会在想什么呢?

4.汇报交流:

同座位互读、男女生对读这两段对话,读出既惊讶又赞许的语气。

【设计理念:本环节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感受中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了解过程,关注动作

1.默读“爬山时”的段落,边读边用一两个词概括“我”爬山时的感受,并批注在旁。

2.汇报交流:

1)你从这两段话里读出了什么?

预设1:爬天都峰很艰难。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很“艰难”?

预设:奋力、攀着铁链、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

你们能把这种艰难读出来吗? 

预设2:爬天都峰很费时间。

师:你从哪里看出爬得很费时间?

请你试着读一读。

全班齐读。

【设计理念: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读课文和体会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关注动作描写,并做好批注,训练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指导书写,评价反馈

1.观察并说一说,师总结

2.师范写

攀:上边收紧,两个“木”的最后一笔是点,中间“大”撇捺要舒展。

级:左右宽窄相当,右边“及”的长撇穿插到左边提的下方。

3.生练写

师巡视:提笔即练字,练字先练姿。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写好了就坐好,用坐姿来告诉老师。

4.展示评价

【设计理念: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更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发现笔画较多字的书写规则,在一看一练、一比一评中求得发展。】

七、思考存疑,布置作业

1.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爬山时”这部分内容在课文中所占的篇幅,课题叫《爬天都峰》,按理应该详细写爬天都峰的过程,可是作者并没有这样写,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作业布置: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呢?课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也写一写吧。

 

板书设计:

17.爬天都峰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爬山前          爬山时        爬上峰顶后

而生畏        奋力坚持

心理、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