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11-01 17:12:18)
标签:

李婕

分类: 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长市实验小学  李婕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诗,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这首散文诗结构简单、语言简洁、诗意含蓄、娴静委婉,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值得品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朗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朗读中体会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情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最美的是什么时候?(板书:春—黎明 夏—夜晚 秋—黄昏 冬—早晨)

2.教师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3.过渡:上面的词语老师只留下了四个,这四个词语你们喜欢哪个呀?

二、品读文本,领悟动态之美

1.上面的这些词你最喜欢哪个?

预设1:萤火虫

出示句子: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1)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很多,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描写明亮月夜的诗句太多太多了,所以作者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3)在作者眼中,漆黑漆黑的暗夜也因为有了什么存在而很美呢?文中描写萤火虫的句子还有一句,谁能找出来?

出示句子: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这情景为什么迷人?像这样写颜色变化的句子是动态描写,写萤火虫飞行的句子也是动态描写。动态描写就是写事物处于运动时得样子。

2)谁来把这两句话合起来读一读,读出萤火虫的动态之美。

3)指导朗读:朗读“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到惊喜。

4)谁来试一试,齐读。

2.像这样的动态描写文中还有很多,你还发现了哪一句?

预设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1)这一句的动态描写体现在哪?有哪些词体现了这种变化过程。

2)指导朗读:听了你们的叙述我仿佛看见了天慢慢变亮了,读这一句时我们应该怎么读?谁来试试?

预设3: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1)为什么说它动态描写?

2)想象乌鸦为什么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比翼而飞让你想到了什么诗句?

3)指导朗读:读这两句时要适当加快速度,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

预设4: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  为什么说它是动态描写?

(2)  朗读指导:宜舒缓,让人感受到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

三、迁移训练,展示动态之美

1.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景致正因为有了这点点的动态变化,才使这四季美景鲜活了起来,我们也从中明白了对景物进行动态描写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

2.下面的这些句子如果让你补充完整,你会怎么做?请拿出练习本,用上今天学到的动态描写方法,把它补充完整。

3.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四、朗读感悟,品味语言之美

1.这篇课文除了运用动态描写,它的语言也很有特点,老师用第一自然段作了一首小诗。出示用第一自然段作的诗。

2.师配乐范读。你们看第一自然段改成诗有什么变化吗?谁来读一读,齐读。

3.谁来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首诗?第三自然段有谁试试?第四自然段呢?

4.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不同美景的独特韵味以及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什么样的情趣?

四、布置作业,巩固拓展

1.背诵全文。

2.背诵陶渊明的《四季》。

 

板书设计:

22.四季之美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黎明                       动态描写

                ——夜晚         热爱自然、生活

                ——黄昏         

                ——早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