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梦中的三次葬花
(2018-01-15 16:07:49)
标签:
红学艺术 |
分类: 品红百味 |
作者:jeenny1109
红楼梦中的葬花场景算起来总共有三次。第一次是二十三回的宝黛共读西厢共同葬花,第二次是第二十七回黛玉独自葬花,第三次是宝玉生日这天宝玉葬花。这三次葬花虽然都有怜花惜人的共同情怀,但是葬花人却不一样,葬的花也非同一类,而且作者给每次葬花都安排了带有象征意义的时间点,这几点加在一起来解读,就可以品味出这三次葬花的不同寓意。
第一次葬花的时间是在三月中浣,正是万物复苏,生命复苏的春天。作者选春天作为宝黛爱情萌芽的时间背景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让时间点和故事情节的展开遥相呼应,一边是新事物新生命蠢动的季节,一边是宝黛在长期的青梅竹马后由于共读西厢的爱情启发。
这一次的葬花是在漫天飞舞落红成阵的桃花林间,宝黛两人确为知音,不约而同地对散落的桃花产生了怜惜之情。宝玉不忍践踏了落花,抖落到水中;而黛玉的惜花之情更甚,【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拿着花帚挂着花囊掘了花冢,只为落花能不染泥垢,能随土而化。黛玉深情,对美对清洁干净的生命有一种特别的爱惜爱怜,这种观念使得她与花有一种深刻的认同感。在红楼梦中,花是生命美,自然美的代表,黛玉经常用花来写自己,对于花无法左右的环境和无可奈何的凋零都感同身受,带有强烈的自我体现的意识。接下来的共读西厢,是青春与爱情同时绽放的篇章,让人如痴如醉。
这一次的葬花是在漫天飞舞落红成阵的桃花林间,宝黛两人确为知音,不约而同地对散落的桃花产生了怜惜之情。宝玉不忍践踏了落花,抖落到水中;而黛玉的惜花之情更甚,【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拿着花帚挂着花囊掘了花冢,只为落花能不染泥垢,能随土而化。黛玉深情,对美对清洁干净的生命有一种特别的爱惜爱怜,这种观念使得她与花有一种深刻的认同感。在红楼梦中,花是生命美,自然美的代表,黛玉经常用花来写自己,对于花无法左右的环境和无可奈何的凋零都感同身受,带有强烈的自我体现的意识。接下来的共读西厢,是青春与爱情同时绽放的篇章,让人如痴如醉。
第二次葬花的气氛却和第一次的甜蜜温馨大相径庭。
在这一次葬花中,有几个时间点不可忽视:
第一个便是这一次葬花的时间是【四月二十六日,是交芒种节】,这个交芒种节是春天告别,【从花皆卸】,花神退位的日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告别日】;
第二个便是葬花人林黛玉的生日,黛玉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二日,这正是中国民俗中花神的生日,在告别花神日子里的告别仪式【葬花】是由具有花神象征意义的黛玉来进行的,这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这次黛玉独自葬花,葬的花却不再是一种了,而是【各色落花】,黛玉吟诵的【葬花吟】,不仅仅是对自己身世的感叹,更贴切的说,是惜春伤春情怀的升华,伤感的是美好时光和事物的短暂,是为以自己出发,为众女儿所做的悲音。而作为这次葬花的旁观者是宝玉,在听到葬花吟之后,从黛玉的身上开始,联想到一班女子的不幸命运,悲恸不已,更是从侧面反应了葬花吟的内涵,这是全书女儿薄命的挽歌,脂评:【《葬花呤》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故用在饯花日诸艳毕集之期】,春天离别之日,花神离开,众花便不再争相开放,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由花神象征意义的黛玉吟诵葬花吟是对女儿悲剧命运的预警,是总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歌。
在这一次葬花中,有几个时间点不可忽视:
第一个便是这一次葬花的时间是【四月二十六日,是交芒种节】,这个交芒种节是春天告别,【从花皆卸】,花神退位的日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告别日】;
第二个便是葬花人林黛玉的生日,黛玉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二日,这正是中国民俗中花神的生日,在告别花神日子里的告别仪式【葬花】是由具有花神象征意义的黛玉来进行的,这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这次黛玉独自葬花,葬的花却不再是一种了,而是【各色落花】,黛玉吟诵的【葬花吟】,不仅仅是对自己身世的感叹,更贴切的说,是惜春伤春情怀的升华,伤感的是美好时光和事物的短暂,是为以自己出发,为众女儿所做的悲音。而作为这次葬花的旁观者是宝玉,在听到葬花吟之后,从黛玉的身上开始,联想到一班女子的不幸命运,悲恸不已,更是从侧面反应了葬花吟的内涵,这是全书女儿薄命的挽歌,脂评:【《葬花呤》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故用在饯花日诸艳毕集之期】,春天离别之日,花神离开,众花便不再争相开放,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由花神象征意义的黛玉吟诵葬花吟是对女儿悲剧命运的预警,是总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歌。
如果说第二次葬花是告别春天的告别仪式,那么第三次葬花便是青春年华的总告别。而这次告别仪式是由【诸艳之贯】的护花使者,诸芳流散的见证人宝玉来担当的。
这次葬花发生在清明刚过,宝玉的生日这一天。香菱弄脏了裙子,在宝玉的提议下换上了袭人的裙子,之后香菱便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这一次的葬花,更具仪式性和象征性:除了能表现宝玉的意淫和情不情之外,还暗示了香菱的不幸结局;不仅如此,宝玉在自己生日的这一天,亲手将象征爱情的【夫妻蕙与并蒂菱】虔诚地埋葬掉,更是对作者对宝黛爱情毁灭的一种预告式的,谶式的哀悼;而宝玉生日那天的夜宴之后,再也不见女儿们的聚众欢歌,随之而来的是肮脏的现实入侵乐园,往日的纯美一去不返,【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也成为大观园里青春的绝响,在这种大背景下,宝玉的葬花又暗示了大观园众女儿即将天涯飘零的悲剧宿命。
这次葬花发生在清明刚过,宝玉的生日这一天。香菱弄脏了裙子,在宝玉的提议下换上了袭人的裙子,之后香菱便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这一次的葬花,更具仪式性和象征性:除了能表现宝玉的意淫和情不情之外,还暗示了香菱的不幸结局;不仅如此,宝玉在自己生日的这一天,亲手将象征爱情的【夫妻蕙与并蒂菱】虔诚地埋葬掉,更是对作者对宝黛爱情毁灭的一种预告式的,谶式的哀悼;而宝玉生日那天的夜宴之后,再也不见女儿们的聚众欢歌,随之而来的是肮脏的现实入侵乐园,往日的纯美一去不返,【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也成为大观园里青春的绝响,在这种大背景下,宝玉的葬花又暗示了大观园众女儿即将天涯飘零的悲剧宿命。
前一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说巧姐
后一篇:红楼三姝品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