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链接:府场迎龙街

(2022-05-25 08:10:29)
标签:

心情写真

分类: 心情写真
链接:

府场迎龙街


链接:府场迎龙街

 

全长1800米,分上场、中场、下场,附设一巷、二巷、三巷。尤其中场,清初全是两层红漆木质圆柱古楼,青石板街面,商铺竞列,派繁华,素有“小汉口”之称。


      迎龙街形成于明中期,南乡府场民众开凿易家河之后,在北岸宽阔的河堤上建成街市,那时并无街名。清嘉庆《沔阳州志》载:“南乡府场,距州三十里、半沔阳半监利。”


      至乾隆盛世,商铺云集,码头繁忙,热闹无比,是洪监沔三县交汇处的商贸集散地。街上还有当时闻名的茂城书院,江西、陕西、黄陂、鄂城会馆,江南行帮堂口。


      最有名的是明崇祯元年(1628)一位藩王所建观音阁。后更名迎龙寺,据说与乾隆皇帝相关,迎龙街亦由此派生得名。


相传

乾隆盛世

国盈民丰

一片喜庆景象

有一年四月初一

习惯说法这天有白龙暴降临


      说来也巧,那天临近中午时分,本是晴朗的天空突然一声惊雷,紧接着一道闪电形似白龙从上空一闪而过。不一会,天空放晴,艳阳当空,呈现出五彩六色的光环,折射到这条街上,景观靓丽,实在神奇。据老人讲,这是白龙下凡,好兆头,有真命天子降临。


      果不其然,过了两天,沔阳州卫一名吏司传达州尹指令说:“内务府通报,乾隆皇帝准备第三次出游江南,时间是端午前,地方不定,可能是湖广一带,请各州县作好迎驾准备。尤其府场,乃商贸要地,不可等闲视之。”


      乡尉不敢怠慢,连忙召集乡绅商议对策,中场有谭、鲁、邓三大户。谭姓户首说:“皇帝如能光临本地,是街上的一大幸事、盛事,不管来否都要作好准备。并建议:街上家家大门统一刷朱江漆、旧楼维修、茅舍拆除、挂红灯、贴对联、恭迎圣驾。”于是乡尉采纳其言。次日发布文告,派出乡丁上门催办。这条街上民众明事理,荣誉感强,纷纷行动,竭力治好街景。



到了月底州尹亲临视察

乡尉与文书张栋陪同

看到焕然一新的街道

州尹喜不自禁

连连称好


      走到街口时,州尹扭头对随行人员说:“这条街漂亮极了,但总觉美中不足,好像缺点什么。”随行官张栋,很会揣摩州尹心思,略微思考后说:“此街虽美,却无街名”。乡尉接口道:“对,就差街名。请大人赐名。”


      州尹心忖整治街景本为迎接乾隆,不禁脱口而出:“那就叫'迎龙街’吧,你们看如何?”随行人员一听,连连拍手称好,乡尉更说:“这条街弯弯曲曲,倒真像一条龙咧!”


返回府衙后

张文书拿出文房四宝

州尹挥毫写下

“府场迎龙街”五个大字


      次日上午,找来木匠,在街两端竖起“府场迎龙街”大木牌。然而,不知过了多少个五月,乾隆先后六下江南,未见一次到此,但迎龙街名沿用至今,一直物阜人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