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我的父亲母亲
——熊前丽
从我记事起,我就感觉到我们家是一个非常温馨热闹的大家庭。母亲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因为在小
是镇上举目无亲,也就来到外祖父家当了上门女婿。随着我们兄弟姊妹七人的出生与成长,这个家就变成11口人了。尽管我们七个孩子一天到晚都是闹哄哄的,但爹爹老妈(我们对外祖父母的尊称)从不嫌弃我们,都当我们是手心里的宝一样疼爱。
我在家排行老六:我上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我是冬月廿出生的。听说,在我刚出生不几天,父母就发现我的左眼上长出了一个小结节;而不几天,这个小结节就长成了一个大疱,并
遮住了眼睛。看到这个情况,父母心急如焚。在当地医生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父母亲丢下手头的事情,安排好家里一家老小春节期间的生活,抱着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我,马不停蹄地奔赴武汉同济医院求医。经过近一个月的手术治疗,我的眼睛恢复了,除了视力弱点外,并没留下后遗症。医生说:幸亏你们来得及时。再晚几天,孩子的这只眼睛恐怕就保不住了。说不定,她的小命也难保啊。至今想来,如果没有父母当时的坚持和决断,也就没有我如今这样一个没有缺憾的生命。
后来,我上了小学。常听母亲跟别人讲,无论旁边怎样说她的不是,她都不会介意,如果谁说她家的孩子多,她会跟人不依不饶的过不去!因为爹爹老妈就她一个女儿,在我们那个小乡镇,在那个拼人脉的小家族圈子里,她受够了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的苦。所以当她生下了我,看到我眼睛上出现的情况,即便好多好心人劝她放弃救治我,她也不管不顾地跟父亲一起去武汉为我治好眼疾!
父亲虽说是外祖父母的女婿,但却胜似他们的亲生儿子。为了一家11口人的生计,父亲是上要孝敬爹爹老妈,下要抚养我们7个孩子。在那个年代,父母亲成年累月地在厂子里劳作,不得有丝毫的怠慢和喘息的机会。尤其是爹爹晚年中风在床的那几年,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我的哥哥们还小,根本帮不上忙,都是父亲趁下班回来吃饭之际,为爹爹翻身擦洗身子,直到爹爹去世。父亲没有读什么书,但基本的为人之道、待人之礼,他都会言传身教地教会我们!他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是,父亲却用他孝敬爹爹的行为,身体力行地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母亲也是如此。记得我在结婚前,面对自己今后的婚姻生活,我有些许担忧。母亲告诉我,无论对什么人,你只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就没有处理不好的关系!于是我谨记母亲的谆谆教诲,在婚后,无论是我们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还是姑嫂关系我都处理得很好!不得不说,这些都得益于母亲对我的耳濡目染!
我们家里的孩子多,母亲教我们如何节俭?如何持家?小时候,我们七个孩子的衣服、鞋袜都是她很晚下班回家后缝缝补补的杰作。后来,她又教会了我的两个姐姐;而我和妹妹两个小的只学会了怎么帮她穿针引线。
我记得,在那非常时期,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起床买好一家人的蔬菜;母亲则在家做好早饭。吃完早饭后,我们兄妹去上学,他们就赶到厂里去上班。每当老妈把中、晚饭做好后,就由我和妹妹去厂里叫父母。回到家,父母端起饭碗扒两碗饭就又匆匆地赶回厂里做事。晚上直到11:00才下班回家!
因为,他们做的是计件活,做得多,才拿到多的工资。这期间,哥哥姐姐们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后,也
就会去厂里帮忙做些辅助性的事情;而我和妹妹帮不了忙,就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在70年代,大哥大姐都下放到农村当知青了;稍小的哥哥姐姐们还在上学;老妈在做好了两顿的饭菜后,就在家不停地编织老妇人头上盘头发的网子;这样的时候,我只得和妹妹一人一边坐在大门口等着父母下班回家……。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天,父亲在上班的中途回家拿东西,看到我抱着一本《AP案件》的大书在翻阅着。他很好奇,心想:刚刚上学几天的小丫头居然会看小说了?他拿过书看了看,指着上面的字让我认,当看到“皱纹”两个字时,问我认不认识?我摇了摇头,他告诉我是“皱纹”二字……。从此,我就认识了这两个字;并经常地关注我着父母亲额头上皱纹的变化。
常言道: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而每当一年到头,父母亲才能在家里休息几天,我们才能看到父母亲难得的笑容。这个时候,母亲就带着姐姐们在厨房里忙里忙外的炒炒米、熬糖片、炸翻饺……;父亲则带着几个哥哥在家里修修补补,打扫卫生;而我和妹妹就在家里跑出跑进,直到把肚子填得饱饱的……。每每想到这些,我总觉得:虽然当时的日子苦一点,但是有父母的辛勤操劳,有他们对我们儿女们的殷殷期待和教育,心里总是涌出一丝甜意!父母的一生对我们兄弟姊妹倾注了多少爱,多少关怀,又有多少期待,这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家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家里的小房子也变成了两间大房子,母亲从厂里退休在家照料一家老小的起居;父亲从原来的篾业厂调到印刷厂当厂长,全新的工作,全面的管理,父亲与时俱进地适应了这一新的行业,带领全厂职工拓展业务,提高效益,收获了经济的成倍增长,得到了企业职工和地方领导的认可。直至退休,父亲也总是牵挂着他曾热爱和奋斗过的事业。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们七人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父亲母亲总算盼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孙儿孙女,他们也总算平安地进入到了儿孙绕膝的晚年生活。可劳累一生的父母仍然闲不下来,不是为这这家带孩子做家务,就是为那家做房子操心费力地。
2008年下半年,母亲检查出患有直肠癌。当年手术后,恢复得还算可以;可两年后病情复发,于2010年初去世。在患病期间,母亲多么地盼望能出现奇迹,盼望世上能有一种灵丹妙药,让她的病起死回生啊!因为,她在这个世上有太多的牵挂,对子女有很多的不舍,对生命有无限的向往。虽然哥哥姐姐们尽心尽责地为母亲问医求药,但是,病魔还是无情地奔去了她74岁的生命。
母亲去世后,为了改善父亲的居住环境,二哥将旧房子拆除,盖起了两间三层的小楼,父亲在这栋楼房里安度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大概是太过寂寞,抑或是母亲的病逝对父亲的影响和打击太大吧,父亲经常地出现意识上的焦燥与不安,经过近几年多家医院多次的住院检查,他的身体并没有器质上的问题。直到今年10月份以来,父亲每天只能进一点流食;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后,父亲与人的交流就更少了……。2021年11
月21日下午4:30分左右,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去到极乐世界,与母亲相会,与我们的爹爹老妈团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七个儿女站在父母的墓前,百感交集!怎能忘记:大姐大哥下放农村的那几年,父母亲为了让他们少受苦,特意拉下面子到处托人求情送礼,只为他们日后能够顺利招生招工;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兄妹的成长熬白了头;二哥在自办印刷厂时,父亲经常地操心费力;三哥在沈阳读大学时,父母千里迢迢的牵挂;小妹因无人带小孩,父母亲赴武汉帮她度过难关;而父母于我的救命之恩,今生我也无以为报……。
父爱如山,母恩似海,万千泪水难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七个儿女唯有更加团结,替你们好好地活着,才能告慰你们的在天之灵!你们不在了,我们七个兄妹更要我们团结一心,互相帮衬。继承你们勤劳朴实、热忱待人、坚强果敢、刚直不阿的家风,并将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光耀门庭!
敬爱的父母亲:愿天堂没有痛苦!你们安息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