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七步”,唐僧“一笑”

标签:
文化喜剧小说杂谈 |
分类: 三笑丛书《七步一笑》戏赞性喜 |
l
知道了《西游记》的两条线,再看《王三丰》的另一书名《七步一笑》也就有了思考的方向。
表面上看,“七步一笑”只是其主人公王三丰的绰号。王三丰是给中华民族的画像,是中华民族的笑脸,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喜剧英雄”,是个七步就能制造一个笑料的坏透了的好人,所以得了个“七步一笑”的绰号。用作品的主人公或主人公的绰号做书名是惯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实际上它还有独特的秘密。
王三丰是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追求真理,灵魂觉醒”的画像。“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不用说,这是中华民族中的精英分子都有的;但“追求真理,灵魂觉醒”的就不普遍了。那是中华民族“精英中精英”。要给中华民族画像,就要画出中华民族的全身、脸面、头脑。“喜剧英雄”就是中华民族的笑脸,而“追求真理,灵魂觉醒”才是中华民族的头脑,才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高度。
王三丰“追求真理”追求的什么真理?不是一般人追求的“思想”“主义”,而是高级探索文化中的“宇宙人生的真实之理”,简称“宇宙真理”。中华民族的伟大是伟大在文化的先进和文明的高贵上。表现在哪儿?在中华文化能回答世界第一难题科学哲学回答不了的“人类终极三问”。答案在哪里?就在道家文化的“太极八卦图”和佛家文化的大乘圆教明心见性的标准里。佛道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佛家文化来说,佛家的修习有“八大次第”——人,天,声,缘,藏,通,别,圆。前七是孙悟空演绎的方便权法,终点的“圆教”就是唐僧演绎的圆顿大法。王三丰选择的是学唐僧,就是跨过圆人前七方便,一笑成佛。“七步”就是圆人前的七个次第,“一笑”是圆满成佛。“成佛”是宗教名词,其实就是“灵魂觉醒”。“七步一笑”的隐喻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