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成自己命运的上帝

标签:
文化喜剧杂谈 |
分类: 王三怪客堂 |
【读好书·树高峰】扎谈<28>
让你成自己命运的上帝
——“利益众生”是好文学的最高境界
提要|“最利益众生”是好文学的最高境界。“最”须满足“惠度最高、范围最广、方法最、利益最大”四个硬件。《七步一笑》有以先进文化试金石“人类终极三问”衡量而得的“世界最先进文化”,有以高贵文明测试剂“横渠四句”检验而有的“人类最高贵文明”;有一个都不能少的“普惠公心”;还有“笑玩成佛”的极简方便和最大利益,“高度、广度、方便、利益最大化”都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世界最先进文化;人类最高贵文明;笑玩成佛

前文《建在地上的天国》,谈《七步一笑》“八王”第一王——全世界最独特的小说,这是“好文学”的首要条件。此文谈“八王”第二王——全世界最“利益众生”的小说。
没有人规定文学作品一定要利益众生,玫瑰花本身就很漂亮,很受人喜爱,如同美女,只要长得美,就会成为抢手货。但如果不仅是美女,还是博士,还是道德模范,还做得一手好家务,还不嫌贫爱富,岂不更受欢迎。倘美丽的玫瑰花还能结出又甜又香营养丰富的蟠桃,岂不比花谢了只看到枯萎的花瓣花萼“留得残荷听雨声”好上千百倍。这是给文学增值,想来不致会遭反对吧,要讲“好文学”,能利益众生才是高境界,最利益众生才是最高境界。
文学怎么利益众生?好文学的“中国标准”里有具体条款;而要弄清是否“全世界最”,则只能比较。文学利益众生不在“文”主要在“道”,“道”的本质是“文化和文明”,就是用先进文化启迪人,用高贵的文明引导人。我们先按“横渠四句”的条款来检验大师和《七步一笑》的情况。
一、文化先进性比较
文化是能利益人的,文化以其先进性利益众生。
文化有三级,初级的“生存文化”,中级的“治理文化”,高级的“探索文化”。文化的先进性主要在高级“探索文化”中体现。探索文化包括“科学、哲学、宗教”三个方面,检验文化先进性的试金石是哲学难题“人类终极三问”。科学和哲学都回答不了“三问”,只有大乘佛教中的圆教明心见性者才能圆满回答。《七步一笑》作者钻研佛教经典30多年,还剃光头披袈裟与僧人一同体验求实证,终得高僧点化,所以《七步一笑》是回答了“人类终极三问”的,并且是把玄奥的佛理知识化表述了的“世界最先进文化”;而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塞万提斯、哈谢克、鲁迅等文坛泰斗们回答不了“三问”,所以他们的作品中没有“世界最先进文化”。这个比较明确,没有什么可说的。
还有一点亦须说明,“世界最先进文化”虽在佛教文化中,但因佛教是以宗教的面目示人的,一般人无法进入,即使读也难懂,必须打通科学、哲学和宗教之间的铜墙铁壁,让宗教喻示展示出科学哲学的面貎来才能让普通读者认识。《七步一笑》是作了这项解密工作的,它是通过科学哲学知识丰富的苏醒博士来翻译佛法,从而让佛教理论科学化知识化的。而同样有佛教最高理论的《西游记》没有打通科学哲学通道,没有作解密工作,所以读者只当神话看待,一笑了之,大宝现前无人识,21世纪前世界文坛上唯一一部有“至尊之道”的作品被悄无声息地淹没在茫茫书海中了,这是个大遗憾,却意外地成就了《七步一笑》。
二、文明高贵性比较
“横渠四句”体现的是“人类最高贵文明”,“为天地立心”体现的是“最宽广的胸怀”,“为生民立命”体现的是“最明确的目的”,“为往圣继绝学”体现的是“最伟大的思根源泉”,“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的是“最光明的前景”。世界上还能找出比这个文明更高贵的标准吗,只怕难。下面我们就以这“四句”来检验并比较《七步一笑》与21世纪之前的大师们谁最利益众生。
1、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的本质其实就是“普惠”二字;“天地之心”就是父母对待儿女之心,不过,天地的儿女是指天地之间的一切众生。“普”体现的是“最宽广的胸怀”,就是要利益天地间一切众生,一个都不能少。
21世纪前的文学大师,是以“莎托巴塞哈鲁”等文坛泰斗为代表的。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哈姆雷特》告诉人们的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母之罪比天还大,你叫我怎么办?”——一个无解的问号。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安娜卡列尼娜》留给人们的是“没有爱情的生活不道德,不道德的爱情比没有爱情的生活更不道德,你叫我怎么办?”——一个无解的问号。巴尔扎克最著名的《高老头》留给人们的是“不道德的父爱是一种罪孽,无道德的儿女本身就是罪孽,你叫我怎么办?”——一个无解的问号。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留给人们的是“想当英雄的傻瓜是可笑的傻瓜,傻瓜要不要当英雄?”——一个无解的问号。哈谢克的《好兵帅克》留给人的印象是“有智慧的底层百姓能逃出强权的虎狼窝,可遍地虎狼,又逃到哪里去?”——小解之后仍无解。鲁迅最著名的《阿Q正传》留给人们的是“中国人,你咋这么没出息?”如何才有出息却没说,仍然是个无解的问号。
泰斗们似乎商量好了,变了无数花样却将读者带进了一个个无解的死胡同。这能“惠”民吗?就算能吧,能“普惠”吗?大师们全是“人间视角”,没有一个探究生命的本质和起源,都在争“是非对错”在“分别”,有是非就会有伤害,“是”是肯定接纳,“非”是否定拒绝,就做不到“天地之心”的“普覆,普纳”,做不到一个都不能少的利益大众啊!这一条大师们全数沦陷。
再看《七步一笑》的意蕴“活明白”,是三层级三视角:初级的活明白是“在人矮檐下不低头还不碰头”,活出自我,活出人的尊严,这是不是与每个人都有关,百姓的矮檐是官员,小官的矮檐是大官,大官的矮檐是皇帝,皇帝也常常与大臣们斗法,也有矮檐,所以这一条是“普惠”的。但这是最低一级,视角也只是与大师们相同的“人间视角”。
《七步一笑》的中级活明白是“做人观音菩萨,做事替天行道”,活出高度,活出人的价值。人人都有个如何“做人”的问题,是“普惠”的,观音菩萨的境界就是“普惠”;“做事替天行道”则直接就是“天心”。这是“天眼视角”,高于“人间视角”,完全符合“为天地立心”的要求。
这一条《七步一笑》完胜大师们。
2、为生民立命。所谓为生民立命的本质,就是告诉大家生命的来龙去脉,本质是什么,人如何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等。这只要能回答哲学难题“人类终极三问”就能做到,可惜大师们既没有为往圣继绝学,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呢。
《七步一笑》是回答了“人类终极三问”的;其主人公王三丰追寻的正是佛教讲“命自我立”的道理,正符合“为生民立命”的要件。
3、为往圣继绝学。大师们似乎没有“为往圣继绝学”,这倒可以理解,文学大师也是一行帝王,自己就是旗帜,没必要披谁的虎皮,当然也可能是他们没有发现圣者。
《七步一笑》却是为往圣继了绝学的。其回答“人类终极三问”就靠的大乘佛教理论。能回答“人类终极三问”的先决条件是勘透宇宙全部奥秘,当然就是“绝学”。
4、为万世开太平。大师们的作品连人一生一世的太平都没有整明白,弄了一串大问号,哪能为万世开太平,影子都见不着。
《七步一笑》却是“为万世开太平”了的,其高级活明白的“觉悟”,就是依宇宙法则行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万世开太平的。
三、小结
文学作品利益人的手段,就是以先进文化启迪人,以高贵文明引导人。《七步一笑》中有能回答“人类终极三问”的“世界最先进文化”,大师们的作品中没有;《七步一笑》中有经“横渠四句”验证的“人类最高贵文明”,大师们的作品中也没有;《七步一笑》中有天地之公心,能“普惠”一切众生,一个都不能少,大师们也没做到;《七步一笑》还解密了佛经,将玄奥的佛教理论科学化,用论文答辩的方式回答“人类终极三问”就是成佛,这是“科学成佛”法,是最简捷地利众方式;而“成佛”就是依宇宙法则行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当自己命运的上帝,而答案就在《七步一笑》中,读小说就能找到。读一部好玩儿的小说就能成佛,这是它又名“笑玩成佛”的原因。
“理论最高,利众最普,方式最简,利益最大”,还是前无古人,这不就是全世界最利益众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