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登顶之路

标签:
文化喜剧杂谈 |
分类: 王三怪客堂 |
【读好书·树高峰】扎谈<20>
中国文学的登顶之路
提要|文学要登上世界文学顶峰,不仅要超越“莎托巴塞哈鲁”等世界文学泰斗们的所有作品,还要“文抵至美”“道达至尊”;但登顶不是目的,让中国文学领跑世界为人类文明做贡献才是目的。所以,“三文齐备”扩大文学疆域的“完备文学”、“两如具足”提升文学高度的“成熟喜剧”、以“宇宙真理普度众生”提高文学品位的“菩萨文学”和“为未来时代吹哨”的“先锋文学”都必须一并提上议事日程,以这样的姿态登顶,才是最美最潇洒的,才能成为照亮全世界、利益全人类的“文学月亮”。
关键词|文超越;道超越;本质超越;文抵至美;道达至尊

前文《中国文学崛起的巨大优势》说了3点:大国人才多怒狮不可挡,登上世界文学顶峰的两根通天柱:“文达至美”须喜剧,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又几乎唯一的“喜剧美学研究会”在中国;“道达至尊”在文化文明,世界上唯一能回答“人类终极三问”的世界最先进文化在中华文化里,人类最高贵文明亦在中华文明里。此文谈中国文学的登顶之路。
须特别说明的是,中国文学的崛起,必须攀登世界文学“顶峰”,而不是“高峰”;必须是“独一无二”的顶峰,不能是与谁并列的高峰“之一”。
为什么要较这个劲非要登“顶峰”,非要“独一无二”,“高峰”不也挺风光嘛。这是因为2002年挪威诺贝尔学院与挪威读书会搞的那个“文学世奥”上,中国文学受了一次大大的羞辱,不“顶峰”不足以洗羞。这如同一个本来很有实力的拳手,在世界拳王争霸赛上不小心被打下了擂台,摔了个仰巴叉,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他要只是爬起来站到台上打趴他的拳手身旁,观众仍会笑他,人们心中,他将是永远的失败者;可他若是爬起来再次挑战拳王,并把老拳王打倒在地成为新一届拳王,才能证明他确实有实力,前面的败北只是偶然的失误,他才会赢回荣誉,重新获得人们的尊重,这是中国文学必须登上“顶峰”而非攀登“高峰”的表面原因。
还有个深层原因,就是文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播先进文化展示高贵文明,但21世纪前的先辈大师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大够,他们的作品中文化不大先进,没有超出中级“治理文化”的范畴;文明也不够高贵,没有超出中级的“道德文明”,这在当年也许是有力的,但社会发展到现在,对现今人类文明高度的提升帮助不大,所以必须突破这个层面,提升文学的高度和品位,以对人类文明有更大贡献。
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顶峰的路子该怎么走?目的决定手段,既然登顶的目的是为传播先进文化展示高贵文明以利益全人类,就必须张明打鼓地让全世界都注意。俗话说“想打天堂的主意,就得照准上帝下手”,文学要让全世界注意,还有比公开挑战世界文坛霸主更吸引眼球的嘛。所以,中国文学的登顶必须超越全世界所有文学作品,但这没办法进行,形式上只好先与已经坐在世界文学顶峰王座上的那位主儿见个高低。但笔战与拳战不同,这个“超越”虽然也会以打擂的形式进行,但不是武术拳手样打倒对方,而是“站在巨人肩上”。这是笔杆子争霸比武战优雅的地方。
1、第一关:“文”超越
文以载道,文美道尊才是好作品,要登上世界文学顶峰,“文”必须“至美”。所以登顶第一关就是必须超越已经在“世界文坛霸主”宝座上安坐的2002年“文学世奥”第一名《堂吉诃德》。这是必须的,世界上能捕获兔子的动物多的是,但只有能打败狮王才能成为新狮王。《堂吉诃德》是挪威诺贝尔学院2002年搞的那个“文学世奥”给的,很权威,可以说是“册封王”,是现时名正言顺在位王爷,“文学奥运”金牌得主,你胜不了它就坐不上世界文学霸主的宝座。
但还要注意,《堂吉诃德》虽是“册封王”,正儿八经地文坛霸主,但学术上正论,它只是“幽默性喜剧小说”,是小说中“王”,还不是“王中王”;真正的学术正论的“王中王”应是《好兵帅克》,那是“戏赞性喜剧小说”,那才是黑格尔《美学》上说的“美学终点”形态,是一只脚踏上世界文学顶峰的“学术王”,“美学王”,“实力王”。这有点像蜀国的格局,刘禅是名义上的国王,册封,名正言顺,但实权却在诸葛亮手里,所以战胜诸葛亮才是真正的赢了蜀国。这是“文”的超越不只要超越《堂吉诃德》,还要超越《好兵帅克》的原因,那才会让全世界服,想挑刺的人也就难找借口了。
2、第二关:“道”超越
文以载道的“道”,是“道理、道路”;即是讲一个启心智的人生道理,展示一条通往更高光明的道路。说到底实质就是展示“世界最先进文化”和“人类最高贵文明”,为提升人类文明贡献文学力量。这“两最”就是文学应有的“至尊之道”。
这个超越不能用比较法,因为要谈21世纪前的世界文学之“道”,有点难以启口,中国人讲究为尊者讳,说前辈文学大师们的作品“道”不够尊,是有些冒犯,可不说实话又难回避,只好请前辈们谅解了。
实话实说,21世纪的世界文学之“道”,除了《西游记》一枝独秀外,其余即使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塞万提斯、哈谢克、鲁迅等世界文学泰斗们的作品,基本都可怜得不值一提,没有多少“尊”像。把他们比下去实在意义不大。
这不是故意贬损,要讲文化,文化有三个层级:初级的“生存文化”,中级的“治理文化”,高级的“探索文化”。“生存文化”遵循弱肉强食的动物法则,拳头为王;“治理文化”在西方的体现是“贵族文化”,东方则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君子文化”,东西方治理文化皆以道德为天花板;而“莎托巴塞哈鲁”等一众文学大师的作品,全在中级“治理文化”里转圈儿,没有突破“道德”的天花板。
“探索文化”包括科学、哲学、宗教,进入智慧层面了,终点是勘透宇宙人生奥秘,其标志就是回答“人类终极三问”,可惜“莎托巴塞哈鲁”等一众文学大师没有进入这个层面,没有人回答“人类终极三问”,这是说他们是一群文学上的大师,却是文化上的中学生的原因。
要讲文明,只须看文化就知道了。文化有光明面有阴暗面,文化的光明面就是文明,文化是什么级,文明相应的也就什么级,所以,“莎托巴塞哈鲁”等大师作品中的文明也只达到中级“道德文明”层面,没有进入“觉悟文明”境地。
既然大师们的文学之“道”只达到“中级”层面,超越他们并不能证明你的“道”已经抵达顶峰,超越了又有什么意义。这是说不能用比较法,而只能用可以证明抵达顶峰的“人类终极三问”来测量的原因。
3、第三关:“本质”超越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有的说是记录,有的说是反映,有的说是批判,有的说是审美,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依我说,文学的本质就是作家以文学为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以对人类文明的提升有所助益。文学不必听从任何人的指令去分别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而在于你能让它干什么,只要你用文学为人类文明做贡献,一切都是应该的。
所以,文学的本质超越,就是用你赋予文学的新功能超越前辈大师已有的境界。比如以有“文化之根,文学之花,文明之果”的“完整植株”的“完备文学”,超越前辈大师的撷取生活最美一段的“折花文学”,以扩大文学疆域;以既有“不应如此”又有“应该如何”能给人光明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方向给人信心能照亮生活的“成熟文学”,超越前辈大师只有“不应如此”没有“应该如何”只刺破脓疮却不缝合伤口不开药方治愈疾病的“半医文学”,以提升文学高度;以蕴含宇宙人生真实之理的世界最先进文化和人类最高贵文明利益全人类的“菩萨文学”,超越前辈大师分别你我他只利益自己和朋友绝不利益对手和敌人的“民粹文学”,以提高文学品位;以预警未来时代的“先锋文学”,超越前辈大师“时代纪念碑”式的“镜照文学”,以让文学成为时代先锋等。
这样的文学才是真正有道的好文学,才是文道双至的顶峰文学,才能成为人们期待的文学,才是文学的根本变革,才能成为世界文学领军,也才能成为照亮全世界、利益全人类的“文学月亮”,才能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真实有力的帮助。这样的本质超越才是作家们最应该努力去做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