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

标签:
文化喜剧杂谈 |
分类: 王三怪客堂 |
【读好书·树高峰】扎谈<18>
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
提要|文学的世界影响力,不仅是笔杆子的职责,还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大考,在挪威诺贝尔学院2002年举办的“文学世奥”中,中国只有鲁迅先生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挂名,这是中国文学的一次大败北,也是一次大羞辱,但知耻而后勇,中国文学应藉此为契机,打造登顶之作,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光芒铸造出能照亮全世界利益全人类的“文学月亮”,既展示中国文学的真正实力,也展示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
关键词|文学世奥;敬陪末座;文学月亮;大国风范

前文《文学世奥的偏颇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失败》,是说依“文学顶峰的中国标准”衡量,“文学世奥”第一名《堂吉诃德》文未抵“至美”,道未达“至尊”;而努力了一个多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竟然未能引导出一部超越400多年前的老作的优秀作品。此篇则盘点“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
指点别人是容易的,看清自己则难。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该盘点一下中国文学自己了。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癞蛤蟆,不想登上世界文学顶峰的作家成不了大作家。然而,志向可以随便远大,步伐要跟不上,只怕会被人看成吹牛大王。
中国文学,许多人关注的可能还是“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不大会注意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但这却不仅关系到文学作品的分量,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文化先进性和文明高贵性的重大问题。文学的分量来自它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分量越重,一部没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仿佛步枪机枪小炮大炮,只能在战斗中起作用,不能决定战争胜负,更没有战略威慑力。所以,我们不仅要关心“茅奖”“鲁奖”,更要关心两奖的世界影响力,步枪机枪大小炮得有,导弹核武也得有。地球都已成村,如果我们还一点都不关心文学的世界影响力,大约一辈子都只能养守家犬,可要在世界文坛的大草原上驰骋,得有狮子的战力。如果我们在两奖评委中适当地增加几位有世界知名度的外籍学者,或者让重量级的比较文学评委把获奖作品与世界名著加以比较以警醒中国作家和读者,两奖的分量也许会更重些。
文学是文化的结晶,是文明的光华,一个文学没有巨大世界影响力的国家,在世界眼里就如同未中举的范进,没有人会看得起。俄罗斯民族的教训十分沉痛,沙皇的马队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但换来的只是被看作野蛮种族的鄙视,直到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家的作品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俄罗斯才摆脱了野蛮民族的鄙称。
中国文学要攀登世界文学高峰,“茅奖”“鲁奖”虽是重要参考,但世界影响力才是根本。家养的藏獒再凶猛也只是狗王,要想在世界文学大草原上争得地盘,野生的狮子老虎才有希望。
大部分中国人对中国文学的真实世界影响力可能并不清楚,许多人可能还沉浸在《红楼梦》的眼泪《三国演义》的热闹中,甚至还可能被电视剧引导,以为世界都在大清万岁爷的掌控中。这是2012年好莱坞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给中国影视界出主意,说只要有6部好的喜剧片就能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影视界疯了一样折腾了10多年,竟然拿不出一部真正的喜剧电影来到世界上去为国争光,文学影视圈子里的互捧自嗨让中国文学害了软骨病却还不自知。
中国文学真正真实的世界影响力,从挪威诺贝尔学院和挪威读书会联合搞的那个“世界文学千年百强榜”可以看出来,那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一次评选,可说是一次世界文学史上最盛大的“文学世奥”。榜单上欧美文学占比82%,其中英国16部,法国12部,美国10部,俄罗斯9部,而中国只有鲁迅先生的一个中短篇小说集《狂人日记》敬陪末座。只有1部,还是中短篇小说集。这就是中国文学的真实世界影响力,是中国文学的一次大败北,是对中国文学是一次大羞辱。
中国文学为何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这是需要认真看待的。我们不能总是以在自家老婆孩子头上称能为荣,那叫没出息,“窝里老”!该醒醒了,该认真总结一下教训,找找没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因了。
首先来看,《狂人日记》凭什么上榜?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应该是长篇小说,中短篇只是花草,长篇才是大树;从“世界文学千年百强榜”上也可以看出来,长篇小说是重中之重,上榜100部作品,有10多个品种,要平均各类都不会超过10部,可长篇小说独占61部,看长篇小说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该有多大。中国是文学大国,现在长篇小说每年以1万甚至几万部的数量在增长,咋就没一部上榜,却让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占了先?
这让我们不得不往“喜剧小说”上猜。《狂人日记》中只有一个中篇《阿Q正传》,其余都是短篇,从分量和影响力看,《阿Q正传》是小说集里的核心作品,羊群里的驴驹子,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就不难判断,“喜剧小说”大约是起了作用的,因为喜剧小说是小说中王,许多人参加的集会,无论人多人少,国王总是最吸引眼球的。世界文学第一名《堂吉诃德》也是个好旁证,因为它也是喜剧小说。另外,《阿Q正传》的“一柱擎天”式结构大约也占了西方人喜欢简单明了主题显明的便宜,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西方许多名著都是这种结构方式。
这就不难理解, 中国文学的骄傲,中国人眼中的皇宫宝殿,天下第一尊《红楼梦》为什么榜上无名。它是悲剧小说,吃一亏;一窝蜂一般众多的人物和蛛网般复杂的人物关系让喜欢简捷明了的西方人头大恐怕也在评选中吃亏。不光《红楼梦》,中国的四大名著几乎全这样,这或许要引起我们警惕,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恐怕是须要“入乡问俗”“入乡随俗”的。东北的貂皮大衣是好东西,但到广州不会有人要,除非她想热死自己。
《西游记》我们前面谈过,虽然“文”近“至美”,“道”达“至尊”,是名副其实的好书,但由于其“道”用的是隐喻,一般人看不出其尊,因而错过就好理解了。杨玉环要是蒙着头去见唐明皇,恐怕就不会有那场惊天动地的爱情大戏。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之所以特别提到“世界影响力”,是想给正在“攀登”的作家和操作攀登事宜的出版社提个醒,从前面一路梳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第一, 要登上世界文学顶峰,必须向“文至美”、“道至尊”努力。“文至美”的路子在喜剧小说,那是小说中王,而王中王则是“戏赞性喜剧小说”,那是黑格尔说的“美学终点”。这条路子前大师已经抵达,超越无望,但跻身其中至少可以与其平起平坐,不至于在“文”上吃亏。
第二, “道至尊”的超越空间很大,前面数文中都曾提到,即便“莎托巴塞哈果鲁”等世界文坛泰斗们的作品,“道”也没有达“至尊”的。唯一达至尊的《西游记》还用的隐喻,错失了良机。这应成为中国作家重点关注的方面。“道”的本意是自然法则,对文学来说其本质就是文化和文明,必须寻找“世界最先进文化”和“人类最高贵文明”才能至尊。世界最先进文化正好在中华文化中,人类最高贵文明也在中华文明中,这是中国作家的优势所在,应该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三, “有益”应成为中国文学的关注重点,玫瑰比土豆美丽得太多了,但全世界无处不种土豆,玫瑰园有几座!文学照亮生活是非常正确的方向,但只有照亮全世界、利益全人类,才能得到全世界全人类的喜爱和尊崇,也才会有真正的世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