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谈<17>:21世纪前世界文学顶峰观光

标签:
文化喜剧小说杂谈 |
分类: 王三怪客堂 |
【读好书·攀高峰】扎谈<17>
核心提要:莎托巴塞哈鲁是一群了不起的文学大师,却是一群文化上的中学生,他们回答不了“人类终极三问”,不知道宇宙真相、宇宙法则,自己尚在梦中,因而他们的作品只有“至美之文”,却无“至尊之道”,只达到“精英层级”,达不到“精英中精英的层面”,不具备充当人类精神导师的资格。
前面的文章简单勾勒了“好文学”的基本面貌,也剖析了21世纪前的高峰作品,大约是:
1、“好作品”的一般原则是能“给人光明,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方向,给人信心”,不只是“美丽”,而是必须给人“营养”的;那些翻污泥斩杂草的作品,虽然痛快淋漓很有力量,也可引人反思而教育人,但毕竟不及直接给“营养”的更有价值。即使你把一座荒山上的杂草全部斩除,它也不会自动长出庄稼,所以,“建设”比“拆除”更重要。
2、真正的好文学作品,应该是“文至美,道至尊”。
以小说为例,“至美”之文必须获得文学之美最主要的四员大将:“真,活,情,趣”,其中最主要的是“情”和“趣”,“真为庶民活为将,情为宰相趣为王”,“情”和“趣”是文学之美的主将,也是文学作品的特权。一般情况下,有“趣”让人笑的“喜剧小说”是王,而“戏赞性喜剧小说”则是王中王;不排除个别其他形态作品称王,但必须明白,小学毕业也有当大学教授的天才,但绝不可能是常态。
“至尊”之道则须是“世界最先进文化”和“人类最高贵文明”,那才是能“照亮全世界、利益全人类”的光芒。但“最先进”和“最高贵”绝不是自封,而是要能回答“人类终极三问”和“依宇宙法则行事”。离开世界公认的标准检验,谁言“最”都没有意义。
3、21世纪前的世界文坛,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塞万提斯、哈谢克、鲁迅等文学泰斗们的天下,世界文学的天空,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文学苍穹,似乎深不可测遥不可及,但实际上是有顶也有不足的。他们是一群了不起的文学大师,却是一群文化上的中学生。他们创造了“至美”的文学形态,让后人对他们充满了敬意,但在“至尊之道”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他们的作品所载之“道”,没有突破“道德”天花板的“智慧”,给世人留下的是无奈的仰天长叹或无解的巨大问号。他们回答不了“人类终极三问”,不知道宇宙真相、宇宙法则,自己尚在梦中,因而他们的作品只达到“精英层级”,达不到“精英中精英的层面”,作品中没有能照亮全世界、利益全人类的智慧之光、文明之果,也因此失去了充当人类精神导师的资格。这一点是必须认清的,鲜花再美,也不会有果实的营养,迷醉在鲜花之下,是会得营养不良症的,我们不能盲目崇拜。
4、孔孟学说不神圣,与西方的贵族文化在同一水平,只是中级的“治理文化”,能使社会安定,是有益的文化,但和高级的“探索文化”比起来缺乏智慧,不能使社会进步。孔子只是“道德圣人”,不是“智慧先知”,应该受到尊重,但并不值得无上限地宣扬,也不应成为中华民族无限崇拜的尊神,如果中国人全成了孔孟之徒,中国将成为美味的绵羊,在虎狼环视的世界上,那将是民族的悲哀。
5、21世纪前册封的世界文坛霸主是“幽默性喜剧小说”世界第一高峰《堂吉诃德》,那是挪威诺贝尔学院搞的那个“世界文学千年百强榜”的功劳。那是个有权威的榜单,类似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文学奥运”,应该受到重视,但不可完全相信。因为它的“文”虽是小说中王,但其所载之“道”并不尊,更不“至尊”,只是个畸形怪样的“跛足王”。
6、学术地讲,21世纪前的世界文学“至美”作品,是“戏赞性喜剧小说”世界第一高峰《好兵帅克》,那是世界文坛上几乎唯一的一部长篇“戏赞性喜剧小说”,真正的凤毛麟角,其技术含量之高,让其无愧于“王中王”的称号,然而遗憾的是也没有“至尊”之道,与《堂吉诃德》一样是个“跛脚王”。
7、21世纪前的世界文学真正的王者其实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其虽然是正剧作品,却拥有文学之美的全部四员大将“真,活,情,趣”,让其“文”达到了“至美”的王者高度;更可贵的是其“道之尊”罕见地达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至尊”之境,是21世纪前世界文坛上唯一达到“文至美,道至尊”的长篇小说,堪称真正的好作品。
可惜其“道”虽达到了至尊,却用的是隐喻,只有深谙佛法即是宇宙奥秘的人才能看懂,看不透这层迷雾的人,或当玄学,或当游戏,虽然“营养”丰富,却不能让大众受益。这不仅是一部作品的遗憾,也是整个21世纪前几千年世界文学的遗憾,这是后来的文学工作者必须吸取的沉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