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持人

(2023-04-30 21:41:08)
分类: 回忆录

高一的时候,学校承办了全省中学校长联谊会。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件大事,其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成都市即将要举行的大运会,感觉学校的任何活动都可以因为这个会议而改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这个联谊会具体的安排,我实在不记得了,但记得需要有一台晚会,晚会上最好能由两名在校学生担任主持人,于是全校就开始大张旗鼓的选晚会的主持人。

从小到大,我的高光时刻真的不多,初中参加了学校的一个卡拉OK比赛,意外地得到了学校的第一名,代表学校到县里参加卡拉OK比赛,县里的比赛也不是大家想象的全县瞩目的大舞台,参赛选手身着盛装,台下是坐满的观众和权威的评委,实际的全县比赛是在当时全县最好的一个卡拉OK厅里举办的,没有化妆和盛装,也没有电视台现场直播,我是在教室里被通知下午参加比赛,并从学校直接赶到OK厅的,我们在台下的一个角落里完成了比赛,我甚至都不知道评委在哪,这一段难得的高光时刻就结束了。

我这人总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关键的时候总是掉链子,比赛临上场的时候卡拉OK带子放不出来了,哭着给老妈打电话,让老妈再送一盘过来,最后哭着完成了比赛,没得到什么名次,其实对我来说,到县里参加比赛就已经是意外惊喜了吧,我的要求不高。那次比赛也真的很清奇,即不需要化妆也不需要准备服装,选手就站在台下的一个黑咕隆咚的地方唱完就可以了,因为话筒的线只有那么长,现在想想,真的很亏,因为评委可能都不知道我是个小孩,没有得到同情分和鼓励分。后来我又带着那首已经唱烂了的歌和老妈给我化的腮红唱到了学校的晚会上。厂工会有个不男不女的终身未娶的文艺骨干欣喜地跑到我妈那里说:你的女儿有毛阿敏的风采……

说回学校选主持人的事,我感觉我妈应该是找了某位老师说关照一下我,也可能确实是某位老师突然想起学校里还有个七拐八拐的熟人的孩子,某天那位姓张的老师突然找到教室里跟我说,学校想选两个主持人,你去试试吧。我的潜意识里应该还是渴望被关注的,我很紧张的跑到了老师们的办公室里,在老师们的要求下朗诵了一段什么内容,就稀里糊涂的选上了,同时选上的还有一个高三的男生,于是我们就开启了一段紧张的排练过程。首先是要录一段校长们进校的欢迎词。于是,我们就需要在学校的录音室里录啊,录啊,那个时候,没有电脑的辅助,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如果想要内容和声音的融合,就需要找到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而在学校里这种地方显然是不好找的,于是我们只能在同学们下晚自习以后,或是周末的时候来录,如果想要录音的内容和音乐的某个地方结合,就需要计算好人声进入的时间,以及控制语速等。总之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却非常耗时,我记得我在学校录音室耗了很长的时间。学校提前三天在学校的广播里播放了这段录音,当广播里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响起来的时候,我居然激动了,我第一次在这么大范围里听到我自己的声音,还有几个同厂的孩子来问我,说这个是不是你录的,我应该是即兴奋又激动的。

另一个工作就是需要参与晚会的排练了,高中的时候,我还真的是喜欢舞台的,班上的节目都是我排练的。但这次,舞台还是那个舞台,规格显然高太多了,不但节目是来自全县各个学校最拿得出手的节目,下面指导的也是全县的文艺人才和大咖,还有人专门指导我们两个学生主持人,因为排练的次数太多了,主持的稿子根本不需要背,早就滚瓜烂熟了。稿子还在一遍一遍的改,再一遍一遍的熟悉,可能是因为耽误的时间太多了,或者是男生的表现始终达不到要求,后来和我搭档的男生就没参加了,而我,还在继续一天天的耗下去。

他们在县电视台请了专业的主持人来指导我们,后来,男生走了以后,和我搭档的就是县电视台的一个男主持人,我只记得他的声音是如此的浑厚,台风是如此的稳健,气度是如此的不凡,而我,不管是普通话,还是台风,怎么看都只是一个学生,如果一定要说一个优点,那就是她是一个真正的在校高中学生。后来,这台晚会已经到了带妆彩排的时段了,而我的服装还迟迟没有敲定,一会是裙子,一会是制服,其实,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我是如此的让他们不满意,我还在努力的纠正自己,配合他们的各种改变,再后来,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在离正式演出只有两天的时间,还是把已经参加了几乎整个过程的我换掉,我默默地回到了教室里。两天后演出顺利进行,我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学校礼堂的莺歌燕舞,我不知道后面的情况,只知道,最后他们还是用电视台的专业主持人替代了两个学生。如前所述,我总是会在非常关键的时刻掉链子。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收获蛮多,一次次的站在舞台上,接受各种专业人士的指导让我有点迷恋那种感觉,我觉得世界给我打开了一扇之前我没有打开的大门,虽然我没有站到最后的演出舞台上,但却坚定了我的一个想法:我要考主持人。

这个念头是悄悄萌生的,我悄悄查了一下,发现那一年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居然有在四川招生,其实,那个年代,艺考远远没有现在的招生规模和影响力,甚至很多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的。担任学校主持人这个事情当时在我们学校有了一点点影响力,有些老师认识了我,也有老师给我说,你可以去考北京广播学院啊,这些点滴都坚定了我的这个想法。但如果真的想要去考,是必须跟父母沟通的,我不记得我和他们说的场景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表达的不够清楚,显而易见,这个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什么?广播学院,什么?想当主持人?这在一个完全没有艺术熏陶的正常家庭是多么离经叛道的想法,我在想,我的父母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人生还有这样一种可能,也完全没有去了解和思考我是不是真的想去试一试,他们就表示了坚决反对。我只记得那个夏天,我们家照例是边看电视边吃晚饭,我记得我的父母指着电视上一个新闻的女主播告诉我,你好好看看,你看看别人长什么样子,再看看你自己长什么样子。这话太伤人了,我没有抬头,和着眼泪把饭吃完了,也深深地把这个梦想永远地从我的脑袋里拿走了,那个夏天,我不再有梦想了。

其实,从小到大,我都比较纠结,胆子不够大,有想法也很难坚持或是坚定,总是摇摆不定,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也很难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往往留下一些遗憾,总是处在懊悔当中,除了有一些遗传的因素以外应该和我的这些经历还是有些关系的吧。从小到大,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他们那一代父母的权威性是够的,孩子在自己的面前不能表达任何观点,甚至都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都是对的,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能有什么想法,孩子听父母的就对了。全社会都是这样,也就没有人去思考这样是对的,还是错的。后来,我做老师了,也遇到很多这样的父母,开始的时候,我也试图阻止,或者支持,时间长了,也就不想辩驳了,我的孩子,我尊重她就行了。不试图去改变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楼板掉了
后一篇:楼下的两棵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