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山-韩家川-太舟坞-四棵树-万生苑(文学游记)常青

标签:
原创文学游记常青作 |
分类: 06.游记(文章) |
百望山(进山)——韩家川(走山)
太舟坞(走山)——四棵树(走山)——万生苑(出山)
(文学游记)
常青
早晨起来,打开手机看“墨迹天气”,连续几天都是晴天。而且,温度还是持续走高,今天是最高,达到了6,我有些憋不住了,还是想再出去一次(虽然,今年我已经出去40次了,平均每9.1天就要外出爬一次山,但还是觉得不够)。于是,就和着旅伴,一起出来了。
去哪儿呢?远处,不可能。近处,就只有去西山了。上次去的是海淀区的温泉镇,山上的积雪还没有化,雪地拉练挺好玩儿的。就还去那边儿吧,从百望山森林公园进去,奔四棵树,然后再从植物园里出去,顺带,再去那热带植物大棚去看看。这条路我虽然还没走过,但早就想走一走了。
由于五点钟就出来了,所以还差十分七点,我们就已经下车往百望山公园里走了,除了路灯底下四周都还很黑(“墨迹”上说今天日出时间是7:24)。我俩不由得牵起了一只手,突然,我们脚前面亮起了一个光点,却原来是旅伴打开了一支小手电。
“你真有心,还带着手电棒儿!”
“哪儿呀,昨天晚上出去遛弯儿带的,搁兜里忘了掏出来了。”
“正巧,今天用上了。”
虽然天还没怎么亮,但公园里游人已经不少,大家都在往山上走,但显然都是在附近住的人。说话声此起彼伏的,人影子也在越来越变得清晰起来。
我突然站住挥手指着山下说,“瞧!”那里是公园外边,两条斜向里交叉成倒“T”字状的公路上路灯和车灯把个路面照射得十分明亮,在周围的夜幕映衬下形成了两条似乎是在流动的光带,显得是那么流光溢彩,华丽美妙。我掏出了手机——
我俩不再手拉着手走,一方面是因为天色已经一点点变得明亮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已经开始吁吁带喘了,她不愿意再等我,已经一个人走到前面去了。
“你回来!”我朝前面喊。
“干吗?让我回去!”她停住了。
“这里有个亭子。”
“刚开始走就想歇着呀?!我不想。”
“不是,亭子上头有字。”我往路边上走了几步,“是朱德亭。”
“怎么了?”她走了回来,“怎么像是人名呀……”
“应该就是。”我猜度着,“一定是当年朱老总在这个亭子里歇过脚,或者是其他什么跟他有关的原因……”
“猜它干吗!赶紧走吧,早完早回去。晚半晌,还有大风呢!我听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了。”
沿着山道,走来转去,我们就来到了后山,这里是一条阴坡面上的小道,虽然一面就是陡坡和峡谷,但因为用石块垒砌着,所以很平坦,走起来蛮快的。
“这条路不错,要是在夏天,一定挺凉快。”旅伴说。
路上,我们遇到了好几位迎面走来的游人,看着岁数都比我们大,有一对老夫妇还正坐在山石上吃干粮。
“从这里,能过到对面的山上去吗?”我停下步打招呼并指着两座山之间的一大片楼群问道。我觉着,那对面的山应该就是去往四棵树去的山。
“不行,过不去。”老太太回答。
“那楼中间不是有马路吗,还有汽车在走。”我边看着边问。
“那是部队大院,不让进。有高墙拦着,军事禁区。”老头子对我说。
“那我想过那边去怎么走?”
“从前边下去,到韩家川村儿坐车去,394路,然后再倒车,到太舟坞去,从那儿上山。”老太太说道。
我们道了谢,继续往前走。
“那老太太真行,这么大冷天儿,在山上,还喝盒儿奶呢!”旅伴低声冲我耳边说完又回头大声说:“您别紧着在石头上坐着,凉!”
来到一座山头下边,路变成一条石蹬路往山上延伸而去,我停住了,走到路边探头往铁护栏外望去,那里是一个陡坡,明显的有一条小路挂在那里,就是很不好走。那里,正有一个妇女在慢慢地往上爬。
“这里,应该就是刚才那个老太太说的下山的地方了。我们从这儿下去!”
“这么陡!就用这破木棍子?!”旅伴举起手里的木棍,这是刚才在路上捡来的。“你昨天不是说今天不用带手杖因为只走防火道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谁知道过不去呢!”我声音越来越小。“没事儿,我先下,你在后边儿跟着。不行,就扶我肩膀一下儿。”
我们小心的往下走,在半路上和那妇女碰上了。通过和她的交谈,我们确认了刚才和那位老太太的谈话,看来,真没法直接走到四棵树去了,只能是先下山再坐车过去了。
上边的小路不好走,下边的小路也很窄,我找到一堆护林管理人砍下来的乱树枝子,换了一根木棍当手杖,刚才的那根太干了,很容易就折断。我们继续一路朝下走去,果然就来到了一堵红色的高墙脚下,沿着墙走,就找到了那妇女所说的小铁门,过了门就来到了韩家川村,穿过街道就来到了349路车站。这是一路双层汽车,又重做了一回346路车(早晨来时出了地铁就是坐的346路车到的百望山,等于说是我们在这百望山上白白转悠了一个半小时)到了太舟坞,又从那里重新上了山。早知道这样,来时就不从百望山站下直接来这太舟坞了!转念一想,也不对,不这样,还看不见那朱德亭呢!
丛太舟坞(或是温泉镇的其他地方)到四棵树的山路,我不知走过几回了,没觉着怎样,就到了四棵树那里的观景台,视野很不好,到处雾绰绰的,就赶紧下了山。急着向植物园里的万生苑赶去,那里才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那个热带植物大棚老早就有,但只记得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来过一次,而且,好像也不是现在这种现代化的样子,很气派和耀眼,在山上都能看到。
到了那里,我可以进(60岁以上免费),旅伴却要花50元钱,她舍不得,就留在外边等我。大冷的天,我有点不落忍,急哧忙脚,下边上边的跑,照了几十张相就出来了。为了补偿,又带她到不要钱免费参观的盆景园里转了一圈,才乘车回家。只是,她不喜欢那些石头,说死气沉沉的,明年夏天要自己来。
我笑了,“用不着等明年,这是暖棚,春夏秋冬啥时候都能看……”
她也笑了,“可不是……太贵了!也难怪,那么大的棚,一天的养护就得花多少钱呀!”
“总之,是也你言,非也你语。进也是你,不进还是你。”
“我说错了?!”
“没错,只有四个字儿。”
“哪四字儿?”
“悉听尊便!”
“吔!”
……(2019年12月29日记)
【手机拍摄,不为艺术,只为纪行】

1.在百望山上(山下的灯火)【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2.在百望山上(朱德亭)【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3.在百望山上(石砌小径)【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4.从百望山上下切韩家川村的小路【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5.进出韩家川村的小铁门【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6.从太舟坞奔往四棵树的山路边上的岩石景观(“天然宝座”)【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7.植物园万生苑里的热带植物(瓶树)【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8.植物园万生苑里的热带植物(蒲葵)【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9.植物园万生苑里的热带植物(猴面包树)【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10.植物园万生苑里的沙漠植物(武伦柱)【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11.植物园万生苑里的沙漠植物(金琥)【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12.植物园万生苑里的沙漠植物(剑麻)【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

13.植物园盆景园里的石头盆景【本文作者李永春即时拍摄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