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保3—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国5)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位于青岛市汇泉角与太-平-角之间,少数建于1897年-1914年,绝大部分兴建于20世纪30年代。该区域共有房屋建筑378幢。2001年6月25日,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7月5日(星期五)清晨,我在青岛来到正阳关路东三叉路口。
八大关的国保碑,被树丛遮挡,文字依稀可见。
绕到国保碑的背后。
沿着正阳关路西行,路北正阳关路36号,建于1942年,中国设计师赵诗麟设计。现在是青岛示范幼儿园。
门前的国保标牌。
路南正阳关路35号,二层建筑,烟囱特别。
路北正阳关路18号,中间两层,两边一层。花岗岩筑基,淡黄色外墙,红瓦大斜坡屋顶。小楼正门朝南,门前有四根圆柱支起的门廊,门廊上方是一个矩形露台,露台围栏上是块状凹纹装饰。

路南正阳关路21号,建于1934年。整座别墅从街边看1层高,从院内看则是2层。粗石花岗岩基底高至1层窗下,建筑的气窗多为拱券式3连窗。南侧2层处有个小巧的半圆形露台,铁质的围栏设计如花盆状。建筑的顶部有数个细小的方形气孔,气孔上配有绿色花纹铁艺。
正阳关路17号,估计是现代建筑。

正阳关路 11 号, 1933
年建成。整体布局体现了文艺复兴建筑的独有特色。立面构图颇为丰富,主入口为柱廊式,上为镂空女儿墙围成的半圆形露台,左右各设有半圆形翼楼。

正阳关路荣成路口右转北行。
正阳关路6号甲,原门牌是荣成路38号,建于1930年。

荣成路34号,建于1931年。主入口,6根造型简洁的柱子组成柱廊的雏形,入口扶手为花瓶柱。第二层则以中轴线对称,由一层的6个立柱举起的阳台在立面上完全突出。阳台一个入口和两个对称的窗。正立面的顶部以三角形檐饰上叠加着花饰。

荣成路27号,二层的小楼。小建筑平面似“凹”型。粗石花岗岩筑基,换色粗颗粒粉墙,红瓦斜坡屋顶配有天窗。建筑正面的北段有凸起的平顶门廊,正门面朝南面,而与其相对的是正面南端的类似塔楼的凸起设计。
荣成路24号,小楼砖木结构,地上2层,有地下室及阁楼。建筑的正门面向街边,有凸出花岗岩门廊,门廊内外门相对,侧面有细长气窗,门廊外部的屋顶檐边有波浪状花纹装饰。建筑的南面有凸起的花岗岩质半圆形飘窗,上面是露台,配着铁艺围栏,露台旁圆形的气窗。

荣成路23号,小楼是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地下室及阁楼。建筑古朴别致,楼体平面是不规则的形状。花岗岩的基底,高至一层顶部。黄色的粉墙上,配着矩形的气窗,屋角以红砖做散漫隅石状。小楼顶部为红瓦折角屋顶,配有凸起窗。建筑的一侧,有数级花岗岩石阶从一层直至二层。建筑的正门在二层处。

荣成路19号,院墙由粗石砌成,上部配有如横卧的梯子般的装饰,每节围墙的隔断顶部均有红色牛舍瓦装点。院内的小楼为地上二层带阁楼及地下室,花岗岩筑基,在建筑东北角便是由粗石花岗石砌成的塔楼式建筑。

八大关导游图。
荣成路武胜关路口右转东行。
武胜关路5号,建筑高2层,在建筑平屋中部有凸起的楼体,天台的围栏配有深粉色和白色的凹凸线纹。小楼西南侧有凹角,并嵌有多边形外凸的飘窗。在飘窗顶部是露台,配着数根花柱组成的围栏。小楼的正门在北面中心位置,门前是数级半圆形粗石台阶。正门的顶部是3条等粗的白色线条从门檐直至小楼顶部。
武胜关路宁武关路口左转北行。
宁武关路1号,三层高的建筑,建筑的南、北临街面的墙角处各有两个矩形的露台,露台围栏以四条镂空横纹装饰。建筑为平顶,整栋建筑有三处入口,正门位于建筑东面的正中,另两处入口分居在小楼的南、北侧。
宁武关路口北端,正对着部队大院。

部队大院对面,建筑旧址。
绕到嘉峪关路西行。
嘉峪关路7号,建筑临街,建筑的南侧有处很大的院落。整个院落设计得非常漂亮。建筑高二层,带阁楼和地下室。院墙的石牌表明,该建筑建于1939年。
嘉峪关路6号,院中央是一片很大的空地,空地的深处是栋二层小楼。建筑的主入口朝南,略微外凸。正门为拱形门,两坡水屋面覆盖在门斗上方。小楼的中部贴外墙处,设有高直的烟囱。门斗与烟囱以红砖砌就。二层东侧的南立面作山墙状,墙面饰有仿木的浮凸条纹。院墙上的石牌表明,建于1934年。

嘉峪关路4号,小楼为砖木结构,半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平面、立面均强调以中轴线为对称,立面呈“山”字形。院墙上的石牌介绍,建于1939年。

韶关路32号,建筑非常别致,建筑为平顶,墙面为粗颗粒粉墙。中间一堵围墙将小楼分成两个院落。小楼高3层,如台阶般错落有致,从建筑的正面看,如同一个“土”字。正中间高出的凸起建筑中间有细长的玻璃装饰。
韶关路26号,建于1942年,建筑师王-屏-藩设计。高高的山墙迎门而立,红瓦铺设的屋顶错落有致。
韶关路22号,建于1935年,由中国建筑师徐垚设计。建筑是一座2层带阁楼的小楼,楼体平面近似“凹”字形,两端分别有凸起的尖顶建筑。建筑2层处的墙面上配有仿木的红色条纹装饰,建筑一层的气窗和门廊的拱门都配有石砖装饰。建筑南北两侧2层处各有一个木质的露台。
正阳关路7号,建于1936年,砖石结构欧式别墅。院内别墅高3层,花岗岩筑基,黄色颗粒外墙,小楼拐角有长短相间的粗石装饰,气窗下有石条装饰。红瓦斜坡的屋顶配有红白格的木质檐边,立面气派,格调独特。
山海关路17号,建筑面积929.53平方米,二层平项式建筑,砖混结构。

山海关路21号,建于1934年。

1935年由中国电影的先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的电影《劫后桃花》就是以此楼作为主要取景地,据史料证实,《劫后桃花》是第一部以青岛为题材拍摄的电影。

回望花石楼。

谢谢浏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