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11—代县阿育王塔(国5)
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城内,与边靖楼遥相对峙。
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宋几经废兴。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0月4日(星期三)清晨,离开边靖楼,沿着东大街向东行,看到东大街北侧的省保——代县钟楼。
继续东行,来到代县县委县政府的大门。

门前角落的省保标牌。

县委县政府可以随便进入,值得称赞。来到后院,看到古塔。

阿育王塔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阿育王塔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砖作相轮十三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
国保标牌。

省保标牌。

顺时针绕塔一周,塔南正面照。

塔西。

塔北。

塔东。

塔东的近照。

塔身的砖雕。

塔前仰视。

阿育王塔西南角有主席路居馆。


原路返回南大街,早饭后去代县文庙,上高速前途经县政府,再次进入观赏阿育王塔。
谢谢浏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