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保26—定州大道观玉皇殿(国6)

大道观始建于元代,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原为中轴式群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大照壁、关帝殿、二神殿、玉皇殿、老君殿。现仅存中殿玉皇殿,元代建筑的典型减柱造特色,东西长七间,南北宽四间,庑殿顶琉璃瓦剪边,设三跺单翘单昂斗拱。殿内四壁现存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沥粉贴金众神朝拜图和玉皇大帝天上宫殿建筑,画面造型优美,人物线条流畅。从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5月30日(星期二),我离开定州石刻馆,东拐西绕,来到大道观街的东口。
这个小门估计是入口。
隔墙相望大道观玉皇殿。


绕到玉皇殿西侧的小院,观赏庑殿顶。

入口大门紧闭,只好借用网友的照片欣赏。
大道观玉皇殿的国保标牌。

大道观玉皇殿的旧照。

大道观玉皇殿是道教供奉玉皇大帝的场所,平面为长方形,庑殿顶,东西面宽19.85米,南北进深16.9米,面阔7间,进深4间,建在高0.92米的台明上。殿梁架采用元初常用的减柱造做法,斗拱为三跺单翘单昂。大殿台明为青砖垒砌,十字缝,青石压面。墙体为十字缝的青砖垒砌,墀头用琉璃烧制的垫花形式。
檐廊前的六根柱子,大殿没有一个窗户,只是前后正中各设门一道,前门较大,后门较小,前后门打开之后,室内才略显明亮。

大殿庑顶上绿琉璃瓦卷边。 
大道观玉皇殿的北侧后门。
大道观玉皇殿北侧围墙修砌时的场景。

大道观玉皇殿的内景,宽敞的室内只有四根粗大的柱子,颇具元代减柱造的特色。

大道观玉皇殿的室内木结构的式样,给认的感觉是既坚固又美观,是这一建筑的显著特点。殿内木构架均用道教图案装饰,在三架梁与五架梁之间用大斗拱代替了驼峰,角背、雀替雕刻花纹,角背为凤尾纹,雀替为浮云纹,造型古朴厚重。在殿内四角各有一个下垂的雷公柱,由插梁、角梁和斜梁与其相连。


大道观玉皇殿内最可一观的是四壁皆绘壁画,为明代万历年间沥粉贴金众神朝拜图,据了解总长达37.82米,宽2.78米,总面积105.14平方米。北墙壁有帝君和圣母,帝君和圣母左右均有四名玉女侍奉。东西墙壁众神均面向北方,仪态谦恭。壁画共有神仙人物130余名。画的内容为道教神仙故事。玉皇殿的北墙壁、南墙壁分别写有“明万历七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初八”两处题记。





谢谢浏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