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国保之九(晋阳古城遗址)国5

标签:
山西太原国保 |
分类: 山西国保 |
太原国保之九(晋阳古城遗址)国5


近日(2016年11月16日)光明日报:晋阳古城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在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群内发掘出两组大型建筑基址。这是首次在晋阳古城遗址发掘出唐以前的建筑基址,初步判定为北朝和隋晋阳宫城所在区域。利用连续三个周末,我乘坐公交加徒步前往现场探访。顺访假古董——新修缮的名太原县城。
西组建筑基址,整体布局保存基本完整,始建于晚唐,毁弃于五代之末。整组建筑由左右两侧房屋组成一个封闭的多进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基址因现代道路间隔未发掘,但能够从现在发掘的迹象推测出对称的布局。左右建筑以3间为一组,其前廊整齐通透,但屋后散水并不统一。其中7号殿址平面面积较大,磉墩与柱础石形制也较大,似楼阁式建筑。1号殿址与2号殿址为中轴线上庭院之间的殿址,其两侧各有踏步与两侧建筑连接。在2号殿址西出土有“善之祥兼固……即隋之晋阳宫……特命良工塑北方……雄异也武皇……”的残碑。由此可推断此建筑为皇家寺庙建筑,建筑内有天王殿、释迦殿等。
在西组建筑基址以东100米是东组建筑基址,整个东组建筑基址分三期。最晚一期始建于东魏,经北齐、隋,最后废弃于唐,平面布局为四周的房屋围合而成的院落。第二期建筑在北朝建筑基址之下,时代为魏晋十六国,发现有大型窖穴及房址等遗迹。最早期建筑基址叠压在魏晋十六国建筑基址下,主要有一些房址和水井,出土有四神砖、方格菱形方砖、绳纹陶罐和云纹瓦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