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保24——杭州梵天寺经幢(国5)

标签:
浙江杭州国保古塔 |
分类: 浙江国保 |
梵天寺经幢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凤凰山麓梵天寺遗址前。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钱镠迎鄮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如今梵天寺已毁,仅存两座南北相对的经幢。2001年06月25日,梵天寺经幢作为五代时期文物,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幢通体用太湖石雕刻而成。双幢形式、结构基本相同,南北对峙,相距13米,幢高15.76米,幢身八面,由基座、幢身、华盖、腰檐、山花蕉叶、宝珠、仰莲、方柱、覆莲等构件层层迭建。幢顶为日月宝珠,雕刻精致,纹饰各异。基座为须弥座,共三层,底层浮雕“九山八海”;束腰浮雕蟠龙,生动威武;上层短柱四周凿成小龛,龛内雕佛像。幢身之上为华盖,上端饰如意云纹,下部雕伽陵宾伽,似有云际飞出之感;腰檐仿照木构檐子雕造,用斗拱挑出,承托檐子。斗拱每面铺间一朵,六铺作双杪单下昂偷心造,檐子雕出瓦、椽、脊、戗兽、滴水瓦当等。经幢每层短柱上刻设佛龛,龛内雕造佛和菩萨像,有一尊、三尊或七尊,形象端庄,比例匀称,各像之间配置得当。现被铁栅栏围在一起。
北侧的经幢幢身刻佛经《大佛顶陀罗尼经》,幢身刻有建幢记,两个经幢的文字相同。经文为正书,建幢记行书,文末署“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