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2016-12-01 13:48:25)
标签:

浙江

杭州

古塔

分类: 各地古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安乐塔,俗呼天宝塔,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东南之安乐山顶。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舒公塔,俗称地宝塔,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东北的南苕溪北岸。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安乐塔与舒公塔隔溪遥相对峙,形成“双塔耸秀”景观,给古镇频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2016年9月23日(星期五)下午,在古荡乘坐去余杭的346路公交2.5元。杭州余杭之名相传为“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而得,因禹航谐音余杭,故名余杭。清末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奇案就发生在这里。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16:34 南门头下车, 沿着安乐路向东行,看到山顶的天宝塔了。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塔山公园。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拾阶而上。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县保标牌。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国殇公墓。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山路旁有系列的廉政法制宣传栏。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慧定法师墓塔,墓塔坐东向西。慧定法师即毕秀姑,著名的“小白菜”,是轰动清末的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女主角。冤案沉冤得雪后,毕秀姑被释放出狱,万念俱灰,在余杭准提庵出家为尼,法号慧定。于1930年圆寂,终年76岁。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来到安乐塔(俗称天宝塔)近前。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安乐塔,吴越王子筑庵养疴于此而愈,故名安乐,今遗塔现存”。塔通高35.28米,底径8.6米。楼阁式砖塔,内筑夹道,可沿踏步逐层盘旋而上至顶层。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塔前的标牌。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回望安乐塔(俗称天宝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安乐塔入口在塔底层南门左侧,顺时针向上。第二层变为逆时针,如此反复。楼梯对面墙壁开有灯龛。每层塔门均作南北向对开,其余各面砌有火焰形龛。佛龛和塔门两侧各有方形灯龛。每层内壁砌出四个券顶佛龛。第五层比较特殊,在东南、西北两个方向对开塔门。一至四层塔体外表六面用砖雕出倚柱、阑额、斗拱,尚保留有早期风貌。五至七层外壁朴素无华,仅作火焰形龛、门,系明代增建。安乐塔外部木结构都已经被毁。从剩余的砖石结构分析。该塔应该有副阶,腰檐和平座。各层塔门为游客安全,加装了防护栏。顶层有塔心柱。站在塔顶,可俯瞰余杭全景,与苕溪对面舒公塔遥相呼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下山回望。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烈士墓。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山底仰望。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几经徘徊,才找到正确的道路。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看到舒公塔(俗称地宝塔)。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沿着河堤行走。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舒公塔(俗称地宝塔)据载为明万历年间县令舒兆嘉守余杭时所建,因而得名。塔身用青砖砌成,部分青砖边缘印有“佛塔官成就”五字。塔外观四面七层,通高27.46米,底层直径为3.9米见方。每层塔檐采用菱牙叠式出檐,檐下绘有斗拱。顶置铁葫芦塔刹。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河堤上回望山顶的天宝塔。安乐塔与舒公塔双塔耸秀,一高居山巅,一雄镇溪边,虽隔两水(苕溪和南渠河),但相距甚近,放眼望双塔,对影映苕溪,隔溪相对峙,形成“双塔耸秀”景观。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隔溪可望而不可及。舒公塔为稳定结构,每层开塔窗真假二式,交替出现。四、五层塔窗两侧有灯龛。塔顶置铁葫芦塔刹。舒公塔位于堤顶路下面,需要下到2米的堤路下草丛中的底层。塔门没有上锁,可进入塔内。仰望顶部,一至五层,原架有木质阁楼,沿壁有木梯可登,现在木结构荡然无存,仅剩下残留的木结构。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正在犹豫如何过江,接朋友电话,晚上在胜利河聚餐,急匆匆往回赶。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溪水流淌,安然幽静。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这条河原来叫南苕溪。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余杭二院前,等公交506路终点武林广场4元。
浙江杭州余杭双塔

       谢谢浏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