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5330677598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人文与风水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28,653
关注人气:
286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人文王墓:泾阳白王镇崔黄村——唐宣宗李忱贞陵
(2015-03-31 21:41:51)
分类:
皇陵古塚古迹:
人文王墓:泾阳白王镇崔黄村——唐宣宗李忱贞陵
贞陵白虎门 双狮+双阙
甲午年
孟春(马年)正月廿四,与党明放、尹龙刚、穆虎陵友同游唐宣宗贞陵。风口镇晨起,入杨赵村,途经秦朝口镇宫殿遗址,停留影记,后则西行至泾阳白王镇崔黄村东北仲山南麓唐贞陵神道。
(秦朝口镇宫殿是一处集游乐、避暑和军事作用为一体的大型秦汉宫殿遗址。遗址面积约9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遗址北部暴露有一段长约120米的夯筑墙垣)
唐贞陵仲山非常雄伟壮观!
仲山脚下能被唐山陵巍峨气势所震撼、所感染、所陶醉……,当年唐贞陵
有着
一览无际高大威严的神墙,有着环于皇陵禁地的苍松翠柏,有着气势磅礴造型之别致的神的道石刻,有着年代久远世代相传的护陵村人,一幅唐陵盛世景象仿佛重绘与仲山之前!
遥想
大
唐当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盛景,壮
哉
!
家乡柴桑的冢地,标准模式,一墓
一
碑一黄土……,
东吴之主
封土陵也差之甚远!这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间的差异!
唐朝大明宫等唐朝建筑已不复存在,唐朝只剩下这壮观的唐王陵!
人需要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闻广识
……,
建议家乡“磨刀李”李氏后裔有时间去拜谒下,这样高大上的皇陵,宗室不去祭拜怀缅下悲催!
一曲曲响彻云霄的政治改革,一篇篇震撼华夏的征疆扩土,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惠爱画面……。唐宣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晚唐有贞观盛境之风,不易!唐宣宗是晚唐后期一位非常值得称赞的帝王,但遗憾的是明君晚年竟然也想长生不老,服用金丹过量送了命(代考),而葬与仲山,悲哉!
唐贞陵为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宣宗李忱之皇陵,唐宣宗在晚唐皇帝中声誉较高,《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唐太宗以及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一个什么概念!而宣宗李忱的成就竟然能用太宗和贞观之治来形容,可见其不凡之处。《旧唐书》赞曰:李之英主,实惟献文。粃粺尽去,淑慝斯分。河、陇归地,朔漠消氛。到今遗老,歌咏明君。《新唐书》: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
唐贞陵陵园布局基本上承袭了原有格局,又有其独到之处。自乾陵以后,唐帝王诸陵基本上有了同一制度,地面石刻有比较固定的位置,但也有所例外,如唐贞陵白虎蹲狮却在土脚之外的山梁上,距白虎门325米(距离白虎门双阙
325米
此处疑问代考)。
唐贞陵陵园西城墙北段升凿在山巅自然石崖上的小道,代替了土筑夯打的城墙,这种依山开凿修建的方法少见。
唐贞陵早在五代时期已被温韬所盗,地面石刻文物亦屡遭破坏。目前所存遗物遗迹仍为研究晚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及雕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实地踏查路线:
朱雀门神道→唐贞陵山顶峰→从陵山顶东南方向下山→青龙门双阙→白虎门双阙,(玄武门需下次实地踏查,(玄武门石刻在淳化博物馆前))。实地踏查唐贞陵拍摄的石刻博客中不一一列出!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有很多学者说贞陵石刻很小很丑 看看这武将再言!刚出土扶正不久)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神道 阙台
神道
攀登唐贞陵 陵山山顶
唐贞陵 陵山山顶
唐贞陵 陵山山顶
唐贞陵 陵山山顶
寻找唐贞陵青龙门
寻找青龙门
远眺陵顶
青龙门
小插曲
界碑
青龙门
青龙门
唐贞陵仲山
踏查唐贞陵时就地午餐
贞陵白虎门
在没有树木的石头山上一眼望去是一片片枯黄的野草,就是这样荒山却有着大唐皇家的石刻震撼!且这只是神门之一,震撼!只有大唐的帝王陵才具有这气势!(双狮距离为什么离阙这远困惑?如有知道史料的老师望留言谢谢!现地址两石狮子上下错落有落差,个人推断这不应该是原址。)
贞陵白虎门
贞陵白虎门
贞陵白虎
门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人文王墓:泾阳县蒋路乡安吴村——唐德宗李适崇陵
后一篇:
人文王墓:唐穆宗李恒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