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中文系一班
刘熠
20201411080014
摘要: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深刻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该文章体现了鲁迅的爱憎分明,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愤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闲话风贯穿全文。
关键词:童年 、人性、憎恶、闲话风
我们都知道,《狗猫鼠》出自于鲁迅先生著名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当然这篇文章也离不开鲁迅先生的童年了。鲁迅先生通过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猫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明明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作者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作者对猫是也不会产生好感,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初读这篇文章,我们或许会以为鲁迅先生真的只是在回忆童年时期对动物的认知,这样我们才有幸体会到先生幼年时就很喜欢保护弱小。像这样肤浅的认知,还真是有一点闲谈杂事的味道在里面。
当然,作者肯定不是仅仅想表达他的“仇猫”,当中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他们“对弱者尽情折磨”、“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特性的憎恶;鲁迅先生通过追忆童年时就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与可怜和对暴虐者的愤恨与不满。通过研究这篇散文,我从这些动物身上看到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群人,其中一群人扮演着“猫”这个凶残的角色,另一群人扮演着“鼠”这个可怜的角色。无可否认鲁迅先生用非常尖锐的笔锋刻画出了那个年代人性的丑恶面目。因为文章是从动物过渡到人身上去的,所以不免带有一丝闲杂的感觉。
接下来,到了鲁迅先生升华主题的时候,这时便要谈到情感上来。这情感便是“憎恶”。《狗猫鼠》是针对“现代评论派”那些绅士们而写的,着重在给“媚态的猫”画像。鲁迅一向对“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恶痛绝,所以他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说这篇文章带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宣泄他情感最好的方式也莫过于写作。所以我认为即便是鲁迅先生在闲谈,但他的思想仍然是深邃的,他的话语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其实前面的每一段都有提到“闲话风”,现在正经的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闲话风”,顾名思义,是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的写法,有着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因为整片文章都是用的第一人称,并且杂而不乱,所以亲切之感扑面而来。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的闲话风散文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一个潮流与传统,而此文更是其中的典范。从内容上,通过作者选的题材我们可以感受到随性,因为动物都是我们不陌生的。从结构上,此文章不仅具有散文惯有的“形散神不散”的特质,并且鲁迅先生加入闲谈的笔锋,自然亲切不少。童年看似有趣,描写也生动有趣,这种状态下还不失主体的升华,所以和传统的写作风格比起来,这种“闲话风”便立即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和青睐。
无可否认,鲁迅先生开创的“闲话风”在现代文坛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