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管不了”是因为执法部门看脸不看法
(2014-12-12 10:38:18)
42名湖北民工,为了辽宁本溪一家企业拖欠的118万元薪水,在长达7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从省里到市里,从市里到区里,游走在8个部门之间如同马拉松般的路途中,至今没有个盼头。农民工兄弟说,我们就像“一头拉磨的驴”。相关部门则说,市长都管不了,我们能管得了吗?
如果不是新华社记者跟随讨薪民工亲眼所见,人们无法相信这样的一幕,能够发生在距本溪市公安机关给所有项目开发单位和施工企业发出“开展专项治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封信,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现实就是这么骨感,民工讨薪问题,如同一首唱不完的四季歌,政府部门年年在这个时候都会唱,但年年总是在这个时候,有太多的民工讨不到应有的血汗钱回家过年。
“市长都管不了,我们能管得了吗”,这句话出自政府职能部门的嘴里,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群众路线没兑现。事实上,它骨子里反映的却是法治路线没到位。
每年年底,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就像一个政治任务,被拉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台面上成为必唱的一首四季歌,首当其冲的政治任务便是维稳。怕农民工逼急了上访,怕上访不成上吊。也因此,政府出面摆平讨薪矛盾,被冠以了莫名其妙的“送温暖”。好像民工应得的报酬,也是政府部门给关怀出来的。而最有保障的法律依据,却被职能部门淡出了应有的视线。这种靠运动摆平式、政府关怀式的讨薪机制,充满了权力的随意性,也表现出人治的色彩。
市长管不了,部门就管不了,表面上是部门愿不愿意作为的问题,实际上是法治没有为民工讨薪,设置保驾护航的程序。本溪市公安机关此前发给企业的“一封信”,号称是“拉开了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治理拖欠农民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第二阶段的序幕”。而在去年这个时候,本溪市公安机关也曾经开过类似的专题会议。但公安部门的四季歌,显然在长达两年讨不到薪水的这些湖北民工身上并没有灵验。它很现实地告诉人们,但凡以维稳为目的、以送温暖为姿态的讨薪四季歌,都是职能部门的一种功利行为,所谓温暖,只不过是用纸包火时顺带散发的热量,不可能将这首四季歌唱成法治的常态。
一方面是民工讨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极端现象此起彼伏,一方面是政府职能部门嘴里的市长管不了、我们更不了的托辞。这个极不对称的社会现象,根本的问题出在职能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最高法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已经明确了将近两年时间;有关施工项目层层转包问题,各级各部门也已经很多年来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是,监管执法部门竟然将解决民工欠薪问题的能力推到市长的头上,推到权力的身上,这只能说明,不是枉法者胆子太大,而是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放纵违法。
事实证明,不以法治的思维根本上杜绝恶意欠薪,是无法按住恶意讨薪这个此起彼伏的葫芦的。我们很多职能部门,在法律面前会错了意,用错了力,不是因为法律的文本多么深奥,而是在对欠薪者与被欠薪者的执法时,力度上有着太多人为的拿捏。什么时候,在讨薪问题上,监管执法部门不再看脸了,不觉得按住民工闹事比惩处欠薪的企业省心了,才会不把市长管不管、管不管得了,抬出来作为自己管不管、管不管得了的依据。
法治路漫漫,并不是允许可以让讨薪的民工,在有法不依的职能部门之间,永远听着他们高唱四季歌,永远陪着他们跑一个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法治保护民工讨薪,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是,谁让民工跑断腿,就让他在执法为民的座位上走人。让职能部门的座椅不是人人坐着都稳,民工欠薪的事,维稳才能靠谱。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