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信息技术老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沃德曾经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老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呢?
能力要求:
1.构建良好的学科教学能力
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原本就是教师专业及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也是建构在此基础上的。
2.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掌握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运用,教育技术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拟定教学设计方案;而教学实践能力则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以及教学体验。
3.媒体资源应用与开发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本身应具备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语言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外,在技术方面,还应利用自身对媒体资源认识的优势,创建开发有利于自身教学的媒体资源,优化教学环境
4.课程反馈与评价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课程反馈与评价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内化教学概念 。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课程反馈与评价,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素养要求:
1.全面的基本信息素养
教师基本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信息知识及信息能力,是构建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
2.职业道德素养
通过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3.知识素养
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4.能力素养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5.职业心理健康素养
是教师对内、外环境及人际关系有着良好适应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主要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积极的创新品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