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曲阳北岳庙——百年之争终被弃,从此恒山冠浑源

(2018-08-27 13:11:34)
标签:

河北旅游景点

保定旅游景点

曲阳旅游景点

北岳庙

古北岳

    河北曲阳的北岳庙原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是清初以前中国历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的地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

    众所周知,北岳恒山在山西大同浑源县境内,那里还有著名的悬空寺。祭祀北岳的北岳庙怎么跑到河北曲阳来了?

    原来,古代恒山并不是现在的恒山,而一直是指河北省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的大茂山,其南距曲阳50多公里(许多介绍说是70公里,不准确),又称常山(为避汉文帝刘恒、唐穆宗李恒、宋真宗赵恒名讳)、神仙山、神尖山,主峰海拔1898米。直到明万历十四年(1586),朝廷才改封大茂山北偏西90公里的山西浑源玄岳山为北岳恒山,但明朝国家秩典祭祀仍在河北曲阳。直到清顺治十七年(1660),顺治帝才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

    万历为什么要改封北岳恒山?顺治又为什么要移祀北岳于浑源?原来,自明弘治六年(1493)起,就有大臣屡次上疏,要求改封并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其理由主要是:河北大茂山和曲阳北岳庙都在国都之南,北岳在南,与理不符;山西浑源曾为恒阴,“恒阳、恒阴,皆指恒山”,而浑源又在国都偏北(实际上并不偏北,都是北纬39度多,浑源玄岳山还要偏南一点儿);唐朝训诂学家颜师古注释《史记》时说过一句错话:“北岳源在浑源,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辂予契丹,浑源被割让,才将祭祀点移至大茂山。”这也成了一些大臣移祀的依据。反对派则一方面引经据典,论证自古大茂山即北岳恒山,五岳的名分自古有之,不易更改,曲阳北岳庙现仍存顾炎武《北岳辩》石碑;一方面强调自古都是“改都不改岳”,既然“恒阳、恒阴,皆指恒山”,何必改祀。在反对派的力争下,万历虽然于十四年(1586)改封了北岳,但祭祀地点却仍在曲阳。一直到清顺治十七年(1660),改祀派终于取得最后胜利,随着顺治帝在未明其详的情况下的“移祀北岳于浑源”的朱笔御批,长达160多年的改祀之争才就此落幕。这真是:自古北岳在河北,帝王祭祀越千年;百年之争终被弃,从此恒山冠浑源。

    既然大茂山是古北岳,那么为什么北岳庙不在大茂山而在大茂山南面50多公里的曲阳呢?原来,由于山路崎岖,攀登艰难,天子祭祀极为不便,于是古人便开始在山下或更远的地方建庙遥拜祭祀,这即是所谓的“祭山不祭颠,祭水不祭源”的原因。之所以把祭祀地点放在曲阳而非山上,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帝王祭祀。

    五岳封禅祭祀,由来已久。相传尧舜时即封禅五岳。据《史记》记载,舜北巡到恒山时,感慨恒山雄奇险峻,便封其为北岳,位列五岳之一。夏商周三代至秦朝,帝王巡至北岳必进行祭祀。汉朝开始在曲阳建立祠庙进行祭祀,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祭祀五岳已成为定制。《前汉书》中载,汉武帝天汉三年春三月(公元前98年),到泰山修封后,又亲临恒山祀祭,举行了"埋元玉"的典礼,并将恒山第一次封为神。以后历代帝王不断地对恒山进行封禅。唐宋元明几朝分别封北岳为安天王、安天元圣帝、安天大贞玄圣帝和神。据《曲阳县志》和北岳庙碑刻记载,自汉代至明代,皇帝及其遣臣到北岳庙祭祀北岳达300多次。

    “北岳庙”有上、东、西三庙之说:上庙位于阜平台峪乡观音崖下的千亩台上;东庙即现北岳庙;西庙在曲阳县城西约2公里处,已废。据《曲阳县志》载,早在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就在曲阳建有北岳祠(西庙)。后北魏年间县治所迁现址,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08年)在现址始建现北岳庙。唐、宋、元、明、清诸代及民国时期对北岳庙屡有重建和修葺。北岳庙经历代增修,不断扩大,明代达到鼎盛。当时北岳庙的两个庙门直接作为曲阳县城的城门:被称做“神门”的南门,为曲阳县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西门即为曲阳县城的西门。当时北岳庙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占地面积超过了当时曲阳县城总面积的一半。北岳庙与曲阳县城城庙融合,成为一体,庙因城而建,城因庙而兴,在全国堪称绝无仅有。因而自古就有“先有北岳庙,后有曲阳城”的说法。

    北岳庙在民间被称为“窦王殿”,以为北岳庙是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573年—621年)所建。相传窦建德起兵反隋之后,率兵转战于曲阳一带,当时就驻扎在北岳庙里。窦建德为人乐善好施,且军纪严明,故而深得曲阳民众之心,百姓感念其德,把作为窦建德驻兵之处的北岳庙称为“窦王殿”(一说仅指北岳庙中的德宁之殿)以示纪念。窦建德起兵之后进驻曲阳,因为曲阳处在河北中部与山西的交通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便想扼守此地而后称王。他又看到气势恢宏的北岳庙宛如皇宫,心生赞叹。他在驻扎期间,命人在曲阳建成“九门九关”,城中的街道也按照“井”字布局,期望着日后在北岳庙的大殿里称王,因此留下了“窦王殿”的称呼。

    北岳庙规模宏大,古建成群,碑碣林立,石雕荟萃。主要建筑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上。其规制由南往北原有建筑依次是:登岳桥、神门、牌坊、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德宁之殿、后宅门、望岳亭。德宁之殿往西有西昭福门、西进禄门、直至城西门;往东有东昭福门、东进禄门、大门、牌坊。主体建筑——德宁之殿是我国目前尚存元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具有建筑、壁画、碑刻三大艺术价值。此外,东西两侧还要碑廊,集中展示古碑刻200多通;还有碑楼、碑亭等数处,散建于中轴线两侧。

    曲阳素有雕刻之乡的美誉,庙内还有曲阳古代石刻展览。“北岳文化陈列馆”也在北岳庙内,其集中展示了古北岳大茂山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北岳庙建筑、壁画、碑刻、石雕等内容。

http://s6/mw690/005O8tC8zy7n9Gtm94Vf5&690
北岳庙南门


http://s7/mw690/005O8tC8zy7n9Gtrc0uc6&690
北岳庙示意图


http://s16/mw690/005O8tC8zy7n9GtHc639f&690

朝岳门和牌坊遗址——牌坊仅剩石墩;朝岳门是北岳庙第二道门,根据庙内明代石刻《北岳庙图》和有关介绍,牌坊南面还有一道门——神门,现已不存


http://s8/mw690/005O8tC8zy7n9GtBi6jf7&690

御香亭——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又称敬一亭、更衣亭,为祭祀北岳前更衣的地方


http://s5/mw690/005O8tC8zy7n9GtVawQa4&690

凌霄门——北岳庙第三道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987年重修


http://s15/mw690/005O8tC8zy7n9LSIncq3e&690

三山门——北岳庙第四道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三连门,后改建。1986年重修


http://s13/mw690/005O8tC8zy7n9GtOQmE0c&690
三山门门厅摆放的石碑


http://s16/mw690/005O8tC8zy7n9GtRnk3df&690

三山门展示的苏东坡《中山松醪赋》碑刻——元祐八年九月(1093年)至绍圣元年四月(1094年),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期间作。苏东坡喜酿酒,曾作文赞北岳之松,并以北岳松脂做松醪酒,创作了著名的《中山松醪赋》,为苏东坡传世手书精品


http://s13/mw690/005O8tC8zy7n9MgsEBC9c&690

飞石殿遗址——据《定州志》和《曲阳县志》,虞舜和唐贞观年间,先后有两次飞石坠落曲阳,于是建殿祭之。原飞石殿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烧毁,现存遗址有明代浙江人樊献科书“飞石”二字碑刻和民国时期沈阳人李经正书“飞石殿遗址”碑刻


http://s5/mw690/005O8tC8zy7n9GulBCQb4&690
飞石殿遗址


http://s14/mw690/005O8tC8zy7n9GuvszX8d&690
民国时期沈阳人李经正书“飞石殿遗址”碑刻


http://s8/mw690/005O8tC8zy7n9GuMYGr17&690
明代浙江人樊献科书“飞石”二字碑刻


http://s4/mw690/005O8tC8zy7n9GuCNZpd3&690

北岳庙的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右侧是朱总司令保护下来的古柏。1947年朱在曲阳指挥清风店战役时,曾到北岳庙参观。行至北岳庙主体建筑——德宁之殿露台前平台处时,见一些老百姓把西侧的那棵千年古柏伐倒了。他们又要伐东面的这棵,朱总司令立即上前制止,并教育他们古树名木和名胜古迹都是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根脉,都应该保护好、传承好。就这样,这棵千年古柏才被幸运地保存下来。至今,当地百姓一直称其为“幸运树”


http://s13/mw690/005O8tC8zy7n9GuF0i87c&690

德宁之殿——“德宁意为以德治国,天下安宁”。这座气势恢宏的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北魏,宋初契丹焚毁淳化二年(991年)重修,之后历代均有修缮或增修,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重建。现多存元代建筑风格,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元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大的古代建筑。1981~1987年,对落架进行了重修,恢复了元代建筑原貌


http://s5/mw690/005O8tC8zy7n9GuXoS804&690
德宁之殿——殿顶样式为重檐庑殿顶,与太和殿规格一致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别的象征,德宁之殿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建筑


http://s15/mw690/005O8tC8zy7n9GuPkQebe&690
德宁之殿月台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香炉


http://s12/mw690/005O8tC8zy7n9GuSoIjcb&690
德宁之殿月台汉白玉护栏的石柱上全是雕刻精美的石狮子


http://s12/mw690/005O8tC8zy7n9Gv9b9Vbb&690
德宁之殿匾额


http://s15/mw690/005O8tC8zy7n9GuY9si7e&690
充满了沧桑感的德宁之殿的木结构


http://s15/mw690/005O8tC8zy7n9Gx0yQKde&690

德宁之殿内供奉北岳安天元圣帝塑像


http://s12/mw690/005O8tC8zy7n9GwPdj5bb&690

德宁之殿东墙巨大的壁画《云行雨施》——描绘天神、神祗行云布雨,普降甘霖,为民造福的情景。西墙壁画为《万国咸宁》图。据记载均为唐代“画圣”吴道子真迹,各高8米,长18米。壁画构图严谨,人物栩栩如生,以其画幅大、人物大、气派大著称于世。吴道子画中人物的衣带如被风吹拂,飘逸潇洒,因而有“吴带当风”之美誉。2012年,著名壁画修复专家李云鹤来到曲阳北岳庙,主持德宁之殿内的壁画修复工作。作为国内最为资深的文物修复专家,李云鹤对北岳庙内的古壁画赞不绝口,但面对北岳庙壁画是否为吴道子真迹的疑问,李云鹤则根据经验推测其为元代作品


http://s7/mw690/005O8tC8zy7n9GwRHTge6&690

西墙壁画《万国咸宁》——描绘的是众天神完成行云布雨,为民降幅的任务后,得胜回宫的宏大场面


    北岳庙另一瑰宝是保存完好的200多通碑、碣、经幢,这些碑刻自南北朝、唐到明、清和民国各个时期,跨越1500多年。碑刻内容大多是历代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重修北岳庙记及文人墨客的诗词赋等,真、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均有。碑刻中最早的是北魏和平三年(462年)刻制,是全国现存碑刻中宝贵的稀世珍品。此外,唐天宝七年(748年)立的《大唐北岳恒山封安天王之碑》,记述了唐玄宗封北岳为安天王之事。北宋皇祜二年(1050年)立的《大宋重修北岳庙之碑》,是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重臣韩琦撰文并书写的。明洪武三年(1370年)立的《大明诏旨》碑,为明太祖朱元璋封“五岳”、“四海”等诸神的诏书。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立的《顾亭林先生北岳辨》碑,碑文为顾炎武经过多年考察写成,他主张北岳恒山应在曲阳,不应改去山西省浑源县。

http://s5/mw690/005O8tC8zy7n9Gxwpsod4&690

王禹偁碑楼——2000年重修


http://s7/mw690/005O8tC8zy7n9GxoT54e6&690
王禹偁碑楼内保存宋代著名文学家王禹偁撰文,书法葛湍题额,翰林待诏黄仲英书《大宋重修北岳安天王庙之碑》,行书挺俊流丽


http://s6/mw690/005O8tC8zy7n9Gxwomh55&690

洪武碑楼——1996年重修。楼内保存明代朱元璋《大明诏旨》碑。该碑记叙了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颁发圣旨,规定国家祀典,所有岳、镇、海、渎废去元代封号,另立新名


http://s6/mw690/005O8tC8zy7n9GxBiQJ75&690

西宋宜碑楼——始建于明代,1994年重修。楼内保存明代吏部尚书许赞撰文,兵部尚书张瓒书丹,户部尚书王晓封撰额的《曲阳重修北岳庙碑文》,碑文楷书,书法瘦硬、结字平正,为明碑中之精品


http://s8/mw690/005O8tC8zy7n9GxGrm707&690

大宋碑楼——始建于宋代,1999年重修


http://s13/mw690/005O8tC8zy7n9GxWYZSac&690
大宋碑楼内保存的石碑——楼内保存宋代翰林学士陈鹏年撰文,翰林待诏邢守元书《北岳安天元圣地碑铭》。行书笔致轻盈,自然匀适,为宋代行书上乘之作


http://s11/mw690/005O8tC8zy7n9GxM8Iiea&690

韩琦碑楼——2000年重建


http://s4/mw690/005O8tC8zy7n9GxPYfpa3&690

韩琦碑楼内保存宋代著名政治家韩琦撰书《大宋重修北岳庙之纪》,楷书兼具颜真卿和柳公权之风骨

http://s11/mw690/005O8tC8zy7n9Gy6eDw3a&690

岳庙保存的石碑——右侧是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立的《顾亭林先生北岳辨》碑,碑文为顾炎武经过多年考察写成,他主张北岳恒山应在曲阳,不应改去山西省浑源县


http://s8/mw690/005O8tC8zy7n9GylIVNa7&690
《五代王处直重修北岳庙碑》、《大唐北岳恒山封安天王之铭》等


http://s7/mw690/005O8tC8zy7n9GyHkVM96&690
北岳庙的碑廊


http://s9/mw690/005O8tC8zy7n9GyBoRab8&690
碑廊


http://s6/mw690/005O8tC8zy7n9GyKxyl05&690

石刻馆——曲阳被称为雕刻之乡,曲阳雕刻始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曲阳城南的黄山盛产汉白玉,“故环山诸村多石工”。北岳庙内保存着从民间征集的古代雕刻200余件,有人物、动物、佛像、经幢等,展现了古代曲阳雕刻艺术


http://s13/mw690/005O8tC8zy7n9GyOnhyac&690
北岳庙的古代石刻展览


http://s13/mw690/005O8tC8zy7n9GzaSrqdc&690
北岳庙展览的古代佛像雕刻


http://s11/mw690/005O8tC8zy7n9GzgjBE9a&690
凌霄门旁的汉白玉佛像石碑设计精巧,雕刻极为精细


http://s12/mw690/005O8tC8zy7n9GEaisHeb&690

北岳文化陈列馆——原为曲阳博物馆。为一仿明、清建筑的四合院


http://s4/mw690/005O8tC8zy7n9GBtSwj93&690
北岳文化陈列馆门前的石狮子


http://s5/mw690/005O8tC8zy7n9GBMqwYb4&690
北岳文化陈列馆内展处许多古代曲阳石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